初识python: 面向对象是个啥?

编程范式:
编程是程序员用特定的语法+数据结构+算法组成的代码来告诉计算机如何执行任务的过程 ,一个程序是程序员为了得到一个任务结果而编写的一组指令的集合,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现一个任务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 对这些不同的编程方式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来的编程方式类别,即为编程范式。
两种最重要的编程范式:面向过程编程、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过程编程:
程序从上到下一步步执行,从头到尾的解决问题 。
基本设计思路:程序一开始是要着手解决一个大的问题,然后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很多个小问题或子过程,这些子过程再继续分解,直到小问题足够简单到可以在一个小步骤范围内解决。

面向对象编程
OOP编程是利用“类”和“对象”来创建各种模型来实现对真实世界的描述。
为什么使用OOP?
 1、可以使程序的维护和扩展变得更简单,并且可以大大提高程序开发效率;
 2、可以使其他人更加容易理解代码逻辑,从而使团队开发变得更从容。
* 从效率上来讲,面向过程是走,面向对象是开车。

面向对象的特性:

封装:把客观事物封装成抽象的类,并且类可以把自己的数据和方法只让可信的类或者对象操作,对不可信的进行信息隐藏。

继承:可以使用现有类的所有功能,并在无需重新编写原来的类的情况下对这些功能进行扩展。

  通过继承创建的新类称为“子类”或“派生类”。

  被继承的类称为“基类”、“父类”或“超类”。

  继承的过程,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要实现继承,可以通过“继承”(Inheritance)和“组合”(Composition)来实现。

在某些 OOP 语言中,一个子类可以继承多个基类。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子类只能有一个基类,要实现多重继承,可以通过多级继承来实现。

继承概念的实现方式主要有2类:实现继承、接口继承。

         实现继承:使用基类的属性和方法而无需额外编码的能力;
         接口继承:仅使用属性和方法的名称、但是子类必须提供实现的能力(子类重构父类方法);
* 注:在考虑使用继承时,两个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属于”关系。例如,“学生”是一个人,“老师” 也是一个人,因此这两个类都可以继承 “人”这个 类。但是 “腿”这个类却不能继承 “人”这个类,因为“腿”并不是一个人。
 
抽象类仅定义由子类创建的一般属性和方法。

OOP开发范式大致为:划分对象→抽象类→将类组织成层次化结构(继承和合成) →用类与实例进行设计和实现几个阶段。

多态:允许你将父对象设置成为,与一个或更多其子对象相等的技术,赋值之后,父对象就可以根据当前赋值给它的子对象的特性以不同的方式运作。

     简单讲就是:允许将子类类型的指针赋值给父类类型的指针。

多态的作用是什么? 
  我们知道,封装可以隐藏实现细节,使得代码模块化;继承可以扩展已存在的代码模块(类);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代码重用。而多态则是为了实现另一个目的——接口重用!多态的作用,就是为了类在继承和派生的时候,保证使用“家谱”中任一类的实例的某一属性时的正确调用。
总之就是,一个接口,多种实现。
Pyhon 很多语法都是支持多态的,比如 len(),sorted(), 你给len传字符串就返回字符串的长度,传列表就返回列表长度。

实例:
类的定义
class Role:
    str = '这是一个类变量'  # 类的变量
    def __init__(self,name, role, weapon, life_value=100, money=15000):
        # 构造函数
        # 在实例化时,做一些类初始化的工作:传参
        # self 可以理解为传入的实例化变量r1,r2
        # 若类的变量名和实例变量名相同,默认取实例变量
        self.name = name  # 实例变量(静态属性),作用域就是实例本身
        self.role = role
        self.weapon = weapon
        self.life_value = life_value
        self.money = money

    def shot(self):  # 类的方法(动态属性)
        print("正在开枪!")

    def got_shot(self):
        print("%s中枪了。。"% self.name)

    def buy_gun(self, gun_name):
        print("%s买了%s" %(self.name,gun_name))

print(Role.str)  # 直接打印类变量
r1 = Role('goodman', '警察', 'AK47')  # 生成一个警察角色。把一个类变成一个具体对象的过程:实例化(初始化一个类,创建了一个对象)
r2 = Role('badman', '恐怖分子', 'm41')  # 生成一个恐怖分子角色
r1.buy_gun('AK47')  # 警察买了一把AK47
r2.got_shot()  # 警察中枪了

# 获取实例属性,获取警察的名字
print(r1.name)

# 修改实例属性
r1.name='修改了警察的名字'
print(r1.name)

# 添加实例属性,给警察添加一个性别属性
r1.sex = ''  # 添加属性
print(r1.sex)

# 删除实例属性,删除警察的性别属性
del r1.name

 

析构函数  __del__ :在实例释放或销毁的时候,自动执行的方法。通常用于做一些首尾工作(如:关闭数据库连接,关闭打开的临时文件等)。

class Person:
    cn ='中国'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dofunc(self):
        print('%s做了一些事'% self.name)

    def __del__(self):
        print('%s 执行了程序!'% self.name)

p1 = Person('simple',23)

 

私有方法,私有属性(变量):名称前面加两个“_”   

def __syfun(self):  # 私有方法
self.__age = age  # 定义私有属性

class Person:
    cn ='中国'
    def __init__(self,name,age=25):
        self.name = name
        self.__age = age  # 定义私有属性
    def dofunc(self):
        print('%s做了一些事'% self.name)

    def show_age(self):  # 获取私有属性
        print('%s的age是:%s'%(self.name,self.__age))

    def __syfun(self):
        print('这是一个私有方法。')


    def __del__(self):
        print('%s 执行了程序!'% self.name)

p1 = Person('simple')
# print(p1.__age)  # 报错:'Person'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age'
print(p1.show_age())
# print(p1.__syfun)  # 报错:'Person'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syfun'

 

posted on 2019-08-23 10:37  Simple-Sir  阅读(35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