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PM为什么会存在?怎么存在?

PM为什么会存在~~我在各产品沙龙中也不止一次听到过这种问题。

首先,我确实承认这个行业里,不乏充斥着滥竽充数,粗制滥造的现象,跟说相声是一样的,都有嘴,你能说话,我也能说话,
但那不叫说相声。

有本书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不知道有同学分享过没有,这本书是本好书,但请会读书的人,一定要仔细阅读,会读书的人都会先看看--
书的序,这本书是本入门初级书,这本书的标题灌输的是种精神,是种理念,始终态度,跟《人人都是CEO》的一样的。

让我说,真的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么,我说不是,差得远呢。这跟说相声那套理论一样,你也有嘴,我也有嘴...
你也看过网页,你也玩过游戏,你也说的出来一个页面需要什么属性、元素。照猫画虎的能力,小学毕业的孩子都会
但这就可以自称为产品经理了?

“国家的名片制度太不完善,你印张名片,写着‘神父兼总统’都没问题...”,这是郭德纲先生相声里的一部分内容片段,
讽刺现在的社会现状。产品行当也是这样

就我了解,要做产品经理需要经历几个阶段和步骤:

首先是:产品助理,为你的产品经理专向的去做某一事务。结合自身,我是做竞品进入产品行当的,当时,我的任务啥也没有,想设计产品?
用我360的师傅的话说“玩蛋去~”。

我每周要做的,就是针对我师父给我指派的竞品,对其基本功能、核心功能、业务流程、页面样式、空间设置、颜色对比等等感官感受进行罗列,
仅是罗列哟,还不是分析~~还没那分析的功力。我做了整整半年。

然后我的Title变了,叫产品专员了,我开始尝试使用工具,来实现我从竞品分析出来的结果具象化,我现在可以把原型做的跟实际一模一样,什么交互效果都实现
的功底,都是那时候积累下来的。然后我尝试写各种文档,MRD,BRD,PRD,后来还有FRD。尝试着去写,看大拿们写的,看淘宝er们写的,看腾讯er们写的,然后修改,
完善自己写的。

我入职1年的时候,我的师傅跟我说,你可以帮我设计一个功能了,他告诉我,你设计好了,你就可以是策划了,设计不好,继续竞品去吧。
我很兴奋的做PPT,做规划,画了1天做原型,展示给我师父,他只看了一眼说,你家手机这么小么?(让我做个app的功能),我:......设计之前读《ios设计规范》没有?我:............读完再设计一搞。我说:你早告诉我呀。他说,没有挨骂的过程,记忆是靠不住的。我:.........

然后我读了《IOS设计规范》(也叫IOS人机界面设计指南。当时是x.0我记不住了,现在7.0貌似又不同了),知道为什么要40*40、知道什么是垂直节奏、知道有11,22,44像素的视觉构图基础、知道像素拦等是20像素的空间不需要遵循“垂直节奏”、在960的空间中还剩下多少是实际可用空间、为什么单元格中包含更多信息时,使用4像素单元的优势很明显等等等等

我又做了一稿,用时1个星期...

我师父这次多看了一眼,然后拿出他的测试机,缩小我的Axure原型,看了1分钟而已,说:你知道么,等你做了PM ,你完全可以省略低保原型,草图直接画低保就行了,
笔纸足矣。

但现在,你必须一丝不苟的按我说的做,你要考虑你每个设计的尺寸,根据设计规范去做尺寸定义,间距,大小,字体,字号等等。虽然以后这些UI会帮你完成,
但就跟你有个孩子一样,教书的事,在学校有老师帮你做,但对孩子的教育,不是说你就可以不管。产品也是。
做产品最重要的是满足核心需求,你需要做的就是问自己:你的每单个页面设计,能不能直接让用户得到答案,你的流程设计,是不是阻滞,你也业务逻辑有没有通顺,全都围绕着你的体验是不是使人舒服...(此处省略几万字)。最后他说,你现在要做的,除了熟练基本功,就是培养职业习惯,还有提升你的美感。

职业习惯,这种字眼,多发生在警察身上,但我师父说,这是产品经理必备的素质,甚至比基本功都重要。
所以当我看见PM的桌面杂乱无序,但给我看见PM的文档连排版都没做好,我就没心情看内容了,我也会武断的评价:他绝对不是个好产品,起码现在不是。
这个可能比较极端,但我就是这样认为的:作为1个PM,你所输出的一切,只关乎两个关键词“按需”,“体验”!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我从事产品行当2年了,我做产品策划也整整1年了。期间带了2个项目,上线了2款产品,其中一款公司需求方给卖了,据说200W,但我没证据...

我师父要离职了~,他临走时说,你入门了,从我这可以叫你产品经理了,你现在要对数据培养敏感度了,你现在基本功是OK的,且已经知道怎么收集资料,有阅读习惯,有职业习惯了,但要使技能升华,唯有从数据入手!然后他就离职了,我请他唱歌,洗澡,天上人....(此处再次省略几万字,顺便提一句,我师父有8年国画功底)。

其实我知道从数据入手,我知道要做研报,我知道看竞品,理论的玩意儿,我TM什么都知道,可我没拿数据推理产品过...真是惭愧~那时候真没靠数据做过一次!!我相信你们也都知道,可能也都没做过。

好吧,写数据需求,埋数据,看统计。从数据推理产品。用竞品和数据说话,在我的“职业习惯”白皮书中补上一条....

去年,我跟腾讯的产品人对接,合作项目,他们对我也挺认可,我终于跟自己说:我当上产品经理了!我也敢说:我是个产品经理了。这时,我年过29,马上3张。

最简单的说,产品经理在设计1个按钮时,一定要说出,为什么是这个形状的、为什么这个尺寸、我的产品场景是什么样、为什么是这个位置,达到什么作用,交互方式如何.....要从竞品说,从数据说,如果没有数据依托,那最起码要A/B测试。从反馈的数据反推为什么这么做!

为什么要有产品经理?那为什么要有技术?因为技术可以帮你实现你的想法~

那产品可以帮你评估你想法的正确性,规划、规范你的想法,并且优化你的想法,再把你的把你的想法具象化,最后实现。

有人说了,没有产品,技术也可以帮忙规划想法,我说:你别闹了,你也有嘴,你怎么不说相声去呀,会说话就能说相声呀?是个人就能做产品呀?

我也可以写代码,也能实现需求,但性能上我哪敢保证,代码质量怎么衡量?重载,继承,复用怎么实现?

厨师为什么叫厨师?把菜扒拉熟了?那我也会,然后我就舔脸说我是厨师?
谁都会唱歌,唱的都不错,谁敢蛋逼的说“我是歌手”?

这就是为什么要有产品经理。

这就是为什么要有一切的“专业人员”。


PS:这个命题不知道是哪个文盲和愤青想出来的,我对此给予鄙视。
有人质疑产品,只能说是我们产品人没做好,这个行业还没有规范标准,是个人都能说自己是产品经理,
把这个行业搞浑了,跟相声行业有同样的问题。


2014.03.27.Am 10:00
瓷罐著

posted @ 2014-04-03 11:40  产品经理西蒙  阅读(28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