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程序:一般指由很多小应用程序、组件或程序构建的应用程序。这些元素常分布于多台计算机,由多层计算机(物理或逻辑上分离的计算机)组成,故称“N层”应用程序。企业应用程序还经常物理地分布于诸如Internet的广域网(WAN)的不同网络中。
关键词:N层、分布式

企业开发:不等于“开发企业应用程序”。应该是指一个开发团队在同一个解决方案中,各人工作在不同的项目。这样的开发必须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防止重复开发,或覆盖他人开发人员更改的代码。在企业解决方案中,开发人员不可能对整个企业解决方案的各个项目有总体上的了解,需专门人员(如项目经理)来把把握全局。
关键词:开发团队、正确的管理

企业建模:构建企业应用程序的模型。大多指建立企业体系结构。建模的关键在于规划和文档记录。

ER(Entity-relationship)图:实体关系图,也称ERD,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建者是Perter Chen博士。ER图概念化地构建实体间关系的模型。ER图的理念是:项目所有参与者都能理解ER图。ER图由不同实体类型、关系、特性和类型构成。实体是诸如用户的实际对象,有时更抽象,但必须有业务意义。特性用于描述实体,关系用于实体之间。ER图的一个问题是没有真正的标准。不过,多数人对ER图的用法差别并不大。

ORM(Object Role Modeling):对象角色建模图。

为什么要为企业解决方案建模?因为建模速度快,还可避免重复输入DDL脚本和代码主干生成代码等乏味的工作。建模也是解决方案文档记录的一部分。另外,在不同设计、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代码之间转换数据名和数据类型时,建模可降低错误率。
关键字:速度、重复、降低错误

如果没有规划方案,则必定走向失败。

设计是制造产品或执行任务前提出所有考虑事项的过程。
1、不设计而直接编码并不意味着没有设计过程。此时,设计与编码同步。后果是编码延迟,开发人员一边输入代码,一边设计解决方案,容易迷失方向。
2、如果未能优化功能和设计,则结果解决方案将缺乏灵活性,且成本更高。
关键词:设计无所有在

好设计的标准:
从用户观点来说:
1、使解决方案符合用途和目标。
2、达到目标受众的期望。
3、不易出错。
从业务观点分析:
1、可获利。
2、有用。
坏设计的标准
未能实现预期。(当然首先必须要有预期,要有明确的预期)

在设计解决方案时不考虑技术,在开发阶段才做选择。如果在所有了解要求、使用描述和期望之前预先确定要使用的技术,则将增加出现设计缺陷的风险。

正确设计需要考虑解决方案的所有观点,包括用户、业务、开发人员。

概念设计:考虑用户观点,从用户和其他可提出用户观点的人那里收集和组织所有要求和信息。在该阶段,不能使用诸如数据库约束、触发器、线程模型等技术术语。这非常重要,此时分析的是用户观点,故必须使用用户能够理解的语言。此步骤的输出是一个要求列表、一个用例模型跟情景和/或顺序图(使用UML)。
逻辑设计:考虑项目团队的观点。要领设计的输出是这一步骤的输入。在逻辑设计步骤,项目团队分析概念设计步骤构建的图和描述,并试图确定如何设计解决方案。这一步骤的输出是一个业务对象模型,显示哪些对象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以及如何关联这些对象,还显示对象和服务列表。
物理设计:考虑开发人员的观点。该步骤分析逻辑设计步骤的输出,并将其转换为物理对象图、物理数据库图和部署图等。本步骤的目的是使设计的解决方案可供开发和实现。
这三个步骤不断演化、并可能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