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引言 Maintains a list of objects affected by a business transaction and coordinates the writing out of changes and the resolution of concurrency prob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23 08:11 「圣杰」 阅读(12715) 评论(41) 推荐(43)
摘要: "Sql Server索引设计指南——脑图链接" 参考资料: "SQL Server 索引设计指南" .aspx Top) "Clustered and Nonclustered Indexes Described"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03 08:10 「圣杰」 阅读(854) 评论(2) 推荐(4)
摘要: "DDD理论学习系列——案例及目录" 1. 引言 Module,即模块,是指提供特定功能的相对独立的单元。提到模块,你肯定就会想到模块化设计思想,也就是功能的分解和组合。对于简单问题,可以直接构建单一模块的程序。而对于复杂问题,则可以先创建若干个较小的模块,然后将它们组装、链接在一起,从而构成复杂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01 08:04 「圣杰」 阅读(3501) 评论(4) 推荐(9)
摘要: "DDD理论学习系列——案例及目录" 1. 引言 DDD中 Repository 这个单词,主要有两种翻译: 资源库 和 仓储 ,本文取 仓储 之译。 说到仓储,我们肯定就想到了仓库,仓库一般用来存放货物,而仓库一般由仓库管理员来管理。当工厂生产了一批货物时,只需交给仓库管理员即可,他负责货物的堆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31 08:29 「圣杰」 阅读(6531) 评论(11) 推荐(15)
摘要: "DDD理论学习系列——案例及目录" 1.引言 在针对大型的复杂领域进行建模时,聚合、实体和值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可能会变得十分复杂。在某个对象中为了确保其依赖对象的有效实例被创建,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实例化逻辑,我们可能需要加载其他相关对象,且可能为了保持其他对象的领域不变性增加了额外的业务逻辑,这样即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21 08:26 「圣杰」 阅读(3968) 评论(3) 推荐(14)
摘要: 1.引言 RabbitMQ——Rabbit Message Queue的简写,但不能仅仅理解其为消息队列,消息代理更合适。RabbitMQ 是一个由 Erlang 语言开发的AMQP(高级消息队列协议)的开源实现,其内部结构如下: RabbitMQ作为一个消息代理,主要和 消息 打交道,负责接收并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17 08:30 「圣杰」 阅读(12157) 评论(34) 推荐(60)
摘要: "DDD理论学习系列——案例及目录" 1.引言 聚合,最初是UML类图中的概念,表示一种强的关联关系,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且部分能够离开整体而独立存在,如车和轮胎。 在DDD中,聚合也可以用来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不再强调部分与整体的独立性。聚合是将相关联的领域对象进行显示分组,来表达整体的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13 08:09 「圣杰」 阅读(3705) 评论(6) 推荐(7)
摘要: "ABP入门系列目录——学习Abp框架之实操演练" "源码路径:Github LearningMpaAbp" 1.引言 说到后台作业,你可能条件反射的想到 ,但后台作业并非是后台任务,后台作业用一种队列且持久稳固的方式安排一些待执行后台任务。 为执行长时间运行的任务而用户无需等待,以提高用户体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10 08:24 「圣杰」 阅读(2252) 评论(5) 推荐(0)
摘要: "ABP入门系列目录——学习Abp框架之实操演练" "源码路径:Github LearningMpaAbp" 1.引言 最近刚学习了下DDD中领域事件的理论知识,总的来说领域事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解耦,二是使用领域事件进行事务的拆分,通过引入事件存储,来实现数据的最终一致性。若想了解DDD中领域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8 11:42 「圣杰」 阅读(2133) 评论(5) 推荐(1)
摘要: "DDD理论学习系列——案例及目录" 1. 引言 A domain event is a full fledged part of the domain model, a representation of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in the domain. Ignor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6 09:51 「圣杰」 阅读(6917) 评论(9) 推荐(10)
摘要: 1. 引言 最近一段时间,系统新版本要发布,在beta客户测试期间,暴露了很多问题,除了一些业务和异常问题外,其他都集中在性能上。有幸接触到这些性能调优的机会,当然要学习总结了。 性能优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典型的性能问题如页面响应慢、接口超时,服务器负载高、并发数低,数据库频繁死锁等。而造成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7-03 08:15 「圣杰」 阅读(20556) 评论(43) 推荐(115)
摘要: "DDD理论学习系列——案例及目录" 1. 引言 单从字面理解,不管是领域服务还是应用服务,都是服务。而什么是服务?从SOA到微服务,它们所描述的服务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 服务是行为的抽象 。从前缀来看,根据DDD的经典分层架构,它们又隶属于不同的层,应用服务属于应用层,领域服务属于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30 08:28 「圣杰」 阅读(6755) 评论(13) 推荐(6)
摘要: "源码路径:Github EventBus" "事件总线知多少(1)" "事件总线知多少(2)" 1.引言 之前的一篇文章 "事件总线知多少(1)" ,介绍了什么是事件总线,并通过发布订阅模式一步一步的分析重构,形成了事件总线的Alpha版本,这篇文章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在此谢谢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22 08:20 「圣杰」 阅读(5815) 评论(29) 推荐(35)
摘要: "DDD理论学习系列——案例及目录" 1.引言 提到值对象,我们可能立马就想到值类型和引用类型。而在C 中,值类型的代表是strut和enum,引用类型的代表是class、interface、delegate等。值类型和引用类型的区别,大家肯定都知道,值类型分配在栈上,引用类型分配在堆上。 那是不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19 08:25 「圣杰」 阅读(4338) 评论(3) 推荐(6)
摘要: "DDD理论学习系列——案例及目录" 1.引言 实体对应的英语单词为Entity。提到实体,你可能立马就想到了代码中定义的实体类。在使用一些ORM框架时,比如Entity Framework,实体作为直接反映数据库表结构的对象,就更尤为重要。特别是当我们使用EF Code First时,我们首先要做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12 08:28 「圣杰」 阅读(2929) 评论(1) 推荐(9)
摘要: "DDD理论学习系列——案例及目录" 1.引言 上一节讲解了领域模型,领域模型主要是将业务中涉及到的概念以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抽象,抽象出实体对象,确定实体所对应的方法和属性,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这些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以某种形式(比如UML、图形、代码、文字描述等)展现出来。而领域模型是领域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11 08:33 「圣杰」 阅读(3379) 评论(0) 推荐(4)
摘要: "源码路径:Github EventBus" "事件总线知多少(1)" "事件总线知多少(2)" 1. 引言 事件总线这个概念对你来说可能很陌生,但提到观察者(发布 订阅)模式,你也许就很熟悉。事件总线是对发布 订阅模式的一种实现。它是一种集中式事件处理机制,允许不同的组件之间进行彼此通信而又不需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09 07:04 「圣杰」 阅读(23371) 评论(51) 推荐(111)
摘要: "ABP入门系列目录——学习Abp框架之实操演练" "源码路径:Github LearningMpaAbp" 1.引言 自上次更新有一个多月了,发现越往下写,越不知如何去写。特别是当遇到DDD中一些概念术语的时候,尤其迷惑。如果只是简单的去介绍如何去使用ABP,我只需参照官方文档,实现到任务清单D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05 08:08 「圣杰」 阅读(6828) 评论(15) 推荐(8)
摘要: "DDD理论学习系列目录" 1.引言 我们还是先来拆词理解,领域模型可以拆为“领域”和“模型”二词。 领域:按照我们之前的文章的理解,DDD中的领域是指软件系统要解决的问题,如我们的办公设备公众号在线商城就是为了解决电商问题,对应的就是电商领域。 模型:百度百科解释为 对于某个实际问题或客观事物、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02 08:22 「圣杰」 阅读(6600) 评论(1) 推荐(4)
摘要: 1. 引言 限界上下文可以拆分为两个词,限界和上下文。 限界:是指一个界限,具体的某一个范围。 上下文:个人理解就是语境。 比如我们常说的段子: “我想静静。” 这个句子一般是想表达“我想静一静”的意思。但是我们却把它玩笑成“静静是谁?”。 可见上下文语境很重要。 这个例子只是个开胃菜,我们接着往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5-20 08:35 「圣杰」 阅读(7455) 评论(7) 推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