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realplay娱乐软件
1、 把安装文件拷贝到/home下:cp 文件 /home
2、 安装.bin文件。
[root@daiyu eclipse]# cd /mnt/cdrom/
[root@daiyu cdrom]# ls
RealPlayer10GOLD.bin
[root@daiyu cdrom]# cp RealPlayer10GOLD.bin /home/
[root@daiyu cdrom]# cd /home/
[root@daiyu home]# ls
RealPlayer10GOLD.bin
[root@daiyu home]# ./RealPlayer10GOLD.bin
[root@daiyu home]# ls
RealPlayer10GOLD.bin RealPlayer
[root@daiyu home]# cd RealPlayer
[root@daiyu RealPlayer]# ls
Bin README install.log mozilla postinst realplay.bak share
LICENSE doc lib plugins realplay realplay.bin
[root@daiyu RealPlayer]# ./realplay 启动RealPlayer程序,绿色的可执行文件
把文件做成iso镜像文件,首先要安装一个WinISO软件,先卸载现有的光驱,
unmount /mnt/cdrom/。点击”虚拟机”——>”设置”。
再次挂载,
[root@daiyu root]# mount /mnt/cdrom/
Linux分区
首先我们要对硬盘分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硬盘的分区主要分为基本分区(Primary Partion)和扩展分区(Extension Partion)两种。基本分区和扩展分区的数目之和不能大于四个。且基本分区可以马上被使用但不能再分区。扩展分区必须再进行分区后才能使用,也就是说它必须还要进行二次分区。那么由扩展分区再分下去是什么呢?它就是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on),而且逻辑分区没有数量上的限制。
对于Windows的用户来说,有几个分区就有几个驱动器,并且每个分区都会获得一个字母标识符,然后就可以选用这个字母来指定在这个分区上的文件和目录,它们的文件结构都是独立的,非常好理解。但是对于Red Hat Linux用户来说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一个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唯一的文件结构。Red Hat Linux中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因为采用了一种叫“载入”的处理方法,它的整个文件系统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录,且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起来。这是要载入的一个分区将使它的存储空间在一个目录下活动。看下Red Hat Linux的驱动器是如何标识的。
对于IDE硬盘,驱动器标识符为”hdx~”。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指IDE硬盘。”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到4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例,hda3表示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hdb2表示为第二个IDE硬盘上的第二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对于SCSI硬盘则标识为”sdx~”。SCSI硬盘是用”sd”来表示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其余则和IDE硬盘的表示方法一样。
SCSI是高速硬盘 IDE是普通硬盘
几个重要的命令
挂载命令
mount [—参数] [设备名称] [挂载点]
特别说明:在挂载光驱时,可直接使用 mount /mnt/cdrom
卸载命令
unmount [设备名称]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df [—参数]
比如: df -l
查看某个目录是在哪个分区
df [目录全路径]
查看Linux系统分区具体情况
fdisk -l
[root@daiyu root]# fdisk –l
[root@daiyu root]# df /boot/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bale Use% Mounted on
/dev/sda1 101089 9126 86444 10% /boot
Boot分区是挂载了一个磁盘的,是与sda1相关联的,也就是说sda1是挂载到/boot目录上的。
[root@daiyu root]# cd /boot/
[root@daiyu boot]# ls
可以看到/boot目录下很多的文件。
[root@daiyu boot]# cd /
[root@daiyu /]# umount /boot/ 卸载
[root@daiyu /]# cd /boot/
[root@daiyu boot]# ls
发现/boot目录下什么都没有了。
可见,Linux系统是使用挂载和卸载的方式来使用分区里面的东西。
[root@daiyu boot]# cd /
[root@daiyu /]# mkdir test
[root@daiyu /]# ls
test
[root@daiyu /]# mount /dev/sda1 /test/ 把/sda1挂载到/test/目录下
[root@daiyu /]# cd /test/
[root@daiyu test]# ls
会发现,/test下面的文件和原来/boot上的文件一模一样。
[root@daiyu test]# cd /
[root@daiyu /]# umount /test/
[root@daiyu /]#
[root@daiyu /]# df 有多少剩余空间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bale Use% Mounted on
/dev/sda2 3771316 2983184 596560 84% /
/dev/cdrom 842706 842706 0 100% /mnt/cdrom
[root@daiyu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3.6G 2.9G 583M 84% /
/dev/cdrom 823M 823M 0 100% /mnt/cdrom
[root@daiyu /]# find –size +1000000K
发现有多少个文件是超过1G的。
Linux的安装有两种方式:
1、 独立安装。
2、 虚拟机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