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是怎么将java代码解析成作业图
spark是怎么将java代码解析成作业图? 举例说明

Qwen2.5-Max
在 Apache Spark 中,用户编写的 Java 或 Scala 代码会被解析成一个 逻辑作业图(Logical Plan) ,然后通过优化器生成 物理执行计划(Physical Plan) ,最终被转换为分布式任务运行在集群上。以下是详细的解析过程和示例说明。
1. Spark 的作业图生成流程
Spark 使用 Catalyst 优化器 和 Tungsten 执行引擎 来将用户代码解析为作业图。以下是主要步骤:
a) 用户代码解析
- 用户编写的代码(例如 DataFrame API、RDD 操作或 SQL 查询)会被 Spark 解析成一个逻辑操作序列。
- 每个操作(如
map
、filter
、groupBy
等)都会被封装为一个逻辑节点。
b) 构建逻辑计划(Logical Plan)
- Spark 将所有的操作构建成一棵 逻辑计划树 ,表示数据的处理流程。
- 逻辑计划是平台无关的,描述了数据如何被处理,但不涉及具体的执行细节。
c) 优化逻辑计划
- Catalyst 优化器会对逻辑计划进行优化,例如:
- 谓词下推(Predicate Pushdown) :将过滤条件尽可能提前执行。
- 列裁剪(Column Pruning) :只读取需要的列。
- 常量折叠(Constant Folding) :对静态表达式进行预计算。
- 优化后的逻辑计划会更高效。
d) 生成物理计划(Physical Plan)
- 优化后的逻辑计划会被转换为 物理计划 ,描述了如何在集群上执行任务。
- 物理计划包括分区策略、Shuffle 操作等。
e) 生成执行任务
- 物理计划被进一步分解为多个 Stage ,每个 Stage 包含一组可以流水线化的任务。
- 最终,这些任务会被分发到集群中的 Executor 上执行。
2. 示例:从 Java 代码到作业图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如何从用户代码生成作业图。
示例代码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SparkSession; import org.apache.spark.sql.functions; public class SparkUDF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 SparkSession SparkSession spark = SparkSession.builder() .appName("Spark UDF Example") .master("local[*]") .getOrCreate(); // 注册 UDF spark.udf().register("upperCase", (String input) -> input == null ? null : input.toUpperCase()); // 创建输入 DataFrame spark.read().json("input.json").createOrReplaceTempView("MyTable"); // 使用 UDF 进行查询 spark.sql("SELECT id, upperCase(name) FROM MyTable WHERE id > 10").show(); // 停止 SparkSession spark.stop(); } }
2.1 用户代码解析
上述代码的主要逻辑如下:
- 创建了一个 SparkSession。
- 注册了一个 UDF
upperCase
,用于将字符串转换为大写。 - 从 JSON 文件中加载数据并注册为临时表
MyTable
。 - 使用 SQL 查询调用 UDF,并过滤
id > 10
的记录。 - 显示结果。
2.2 构建逻辑计划
Spark 会将上述代码解析为以下逻辑计划:
- 读取数据 :
- 从文件
input.json
中读取数据。 - 数据被抽象为一个逻辑表
MyTable
。
- 从文件
- 应用过滤条件 :
WHERE id > 10
是一个过滤操作,对应逻辑计划中的Filter
节点。
- 调用 UDF :
upperCase(name)
是一个 UDF 调用,对应逻辑计划中的Project
节点。
- 输出结果 :
SELECT id, upperCase(name)
是一个投影操作,选择特定的列。
逻辑计划可以用伪代码表示为:
Project [id, upperCase(name)] Filter (id > 10) Relation [id, name] <- input.json
2.3 优化逻辑计划
Catalyst 优化器会对逻辑计划进行优化。例如:
- 谓词下推 :将
id > 10
的过滤条件尽可能提前执行,减少数据读取。 - 列裁剪 :只读取
id
和name
列,忽略其他列。
优化后的逻辑计划可能变为:
Project [id, upperCase(name)] Filter (id > 10) Relation [id, name] <- input.json (仅读取 id 和 name 列)
2.4 生成物理计划
优化后的逻辑计划会被转换为物理计划,描述了如何在集群上执行任务。例如:
- 读取文件 :
- 使用 Hadoop InputFormat 读取
input.json
文件。
- 使用 Hadoop InputFormat 读取
- 分区与 Shuffle :
- 数据被划分为多个分区,分配给不同的 Executor。
- 执行过滤 :
- 在每个分区中执行
id > 10
的过滤操作。
- 在每个分区中执行
- 调用 UDF :
- 对过滤后的数据调用
upperCase
UDF。
- 对过滤后的数据调用
- 合并结果 :
- 将所有分区的结果收集到 Driver 并显示。
物理计划可以用伪代码表示为:
Execute on Executor: ReadFile(input.json) -> Filter(id > 10) -> Map(upperCase(name)) Collect Results to Driver: Show results
2.5 生成执行任务
物理计划会被分解为多个 Stage,每个 Stage 对应一个独立的执行单元。例如:
- Stage 1 :
- 读取文件并过滤
id > 10
。
- 读取文件并过滤
- Stage 2 :
- 调用 UDF
upperCase
。
- 调用 UDF
- Stage 3 :
- 收集结果到 Driver 并显示。
最终,这些任务会被分发到集群中的 Executor 上执行。
3. 总结
Spark 将用户代码解析为作业图的过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 解析用户代码 :将操作(如
map
、filter
、SQL 查询)解析为逻辑节点。 - 构建逻辑计划 :生成描述数据处理流程的逻辑计划。
- 优化逻辑计划 :使用 Catalyst 优化器对逻辑计划进行优化。
- 生成物理计划 :将优化后的逻辑计划转换为物理执行计划。
- 生成执行任务 :将物理计划分解为多个 Stage,并分发到集群中执行。
这一流程确保了 Spark 能够高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如果你有更具体的场景或问题,请进一步提供细节,我可以为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