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将.NET Aspire 改成了Aspire

Microsoft 于 11 月 11 日在 .NET Conf 2025 期间宣布了 Aspire 13,称其为其分布式应用开发框架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发布。它还去掉了名称中的“.NET”部分,显然是为了反映更广泛的语言支持和抽象。不过微软公司尚未对此次品牌重塑发表评论。

微软公司表示,此次更新为构建、部署和监控云原生和多语种应用带来了重大改进。Aspire 13 提升了自动化,增加了更深层次的 AI 集成,并扩展了对 Python 和 JavaScript 的支持,同时优化了各领域的工作流程。

Aspire 是 Microsoft 用于编排多服务应用的开源框架。它提供了一个统一模型,用于定义、运行和监控跨不同语言和平台的服务,使开发者能够构建具有共享诊断、配置和部署自动化功能的分布式系统。Aspire CLI和仪表盘将复杂的设置简化为可重复的工作流程,紧密集成Visual Studio 2026、Visual Studio Code和Azure Developer CLI。

image

人工智能与“Aspireify Anything”理念
人工智能是本次发布的核心。Microsoft表示,Aspire 13扩展了其开发者工具中使用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CP),使得像GitHub Copilot、Claude Code等AI助手能够查询实时应用数据。Aspire 仪表盘现在运行一个 MCP 服务器,使 AI 智能体能够列出资源、流式日志,并直接从运行中的服务中获取追踪。开发者可以询问Copilot聊天提示,如“为什么我的API服务失败?”,并基于实时遥测而非复制日志片段获得诊断。

公司使用“Aspireify anything”来描述这一扩展能力。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将任何项目——无论是.NET、Python、Node.js还是Java——带入Aspire生态系统,并立即使其可被观察、部署和AI寻址。通过将 Aspire 配置添加到现有仓库,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流水线、资源定义和遥测钩子,有效地将任何应用变成 Aspire 应用。

Microsoft表示,AI与编排的统一为自主开发和运营工作流程奠定了基础。Aspire的资源模型、MCP集成和代理支持的结合,使AI能够自主推理分布式应用、执行诊断,甚至执行恢复步骤。

开发者工作流程与语言更新
Aspire 13 引入了一个新命令aspire do,用模块化、依赖感知的流水线取代了传统的部署脚本。构建、测试和发布等任务可以并行运行,开发者可以自定义验证步骤或部署后自动化。Aspire 团队表示,这种方法将传统的“部署后等待”流程转变为透明、可追溯的工作流程,并可跨多个环境扩展。

JavaScript集成已通过新API(AddJavaScriptApp)重建,该API自动检测包管理器、配置构建,并生成优化的Docker文件用于生产环境。Python 支持现已与 .NET 齐平,提供专门的脚本、模块或可执行文件运行方法,完整集成 FastAPI 与 Uvicorn,以及与 Aspire 统一仪表盘绑定的 VS Code 调试。

连接管理通过多语言连接字符串和跨语言自动HTTPS证书信任得到了简化。Aspire 现在为多个运行时生成数据库引用,使同一应用中的不同服务无需手动配置即可共享资源。该版本还引入了命名引用和自动 OpenTelemetry 设置,提升了跨服务边界的可见性。

开始
开发者可以通过 Aspire CLI 的单一命令安装或升级。新模板等允许开发者在几秒钟内创建全栈多语种应用,结合React、Vite和FastAPI组件。文档、指南和入门模板可在新 aspire.dev 网站上获取。

Microsoft将Aspire 13描述为跨语言实现统一智能开发的重要一步,AI和自动化处理分布式应用管理中重复的部分,使开发者能够专注于构建功能。

posted @ 2025-11-23 18:00  张善友  阅读(1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