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鲸五月新增视频教程:水体、二开、渲染!

大家好,山海鲸可视化在这个五月为大家带来了诚意满满的教程内容!我们精心策划了 「水的设置」「二次开发」「渲染模式」 三大系列视频教程,涵盖三维水体渲染技术、系统拓展开发逻辑以及项目交付全场景适配方案。下面小鲸鱼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三大系列教程的主要内容,详细视频教程可点击链接进行查看。

01 水的设置

点击查看 【水的设置】第1课:水体孪生概览 视频教程 ↑ ↑ ↑

 

在数字孪生场景中,水体效果的逼真程度直接影响整体视觉体验。山海鲸通过深度技术探索,在Web 端实现了GIS 影像整合、体积云渲染等复杂效果,而 「水的设置」系列教程 则聚焦水体渲染的核心技术,详细拆解三种水体类型的原理、优势与适用场景。

1.1 平面水:轻量化场景的基础之选

原理:通过二维平面结合法线扰动模拟水面波动,开启 SSR 功能后可反射地形与天空,实现基础光影效果。
优势:性能消耗极低,适合低配置设备或对真实感要求不高的场景(如简单景观展示、移动端项目)。
局限:岸边过渡生硬,水体动态感不足,本质为静态二维平面。

适用场景:快速原型开发、轻量化可视化项目。

1.2 波形模拟水:动态真实感的进阶方案

原理:基于网格模型对顶点进行动态波形计算,支持浪尖白沫、岸边白沫水底折射效果。

优势:视觉表现远超平面水,可通过材质自定义实现高度真实感(高级波形模拟需更高性能支持,建议在系统资源充足的场景使用)。

1.3 物理模拟水:浅水方程式模拟

原理:基于浅水方程式实时计算水体流动,动态响应地形起伏,实现洪水淹没、城市排涝等拟真效果。

优势:集成波形模拟所有功能支持水流路径与高度变化的物理计算,具备行业级数据推演价值。

适用场景:洪水预演、灾害评估、智慧水利等专业领域,需搭配高性能设备使用。

02 二次开发

点击查看 【山海鲸二次开发】第1课 二次开发入口及调试方式 视频教程 ↑ ↑ ↑

 

山海鲸作为零代码平台,支持通过拖拽快速搭建数字孪生项目,但在复杂业务场景中,代码开发能力成为拓展系统边界的关键。山海鲸提供了高度自由、灵活的二次开发接口体系,开发者不仅可以调用丰富的 API,还能动态获取修改几乎所有支持手动设置的属性,从而增强项目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二次开发」系列教程首先围绕二次开发的入口、开发环境配置、基本操作方法调试方式进行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山海鲸的二次开发能力。然后给大家讲解进阶的课程:Extension生命周期获取及修改组件已有属性自定义属性面板数据读取和处理,帮助大家系统性地掌握二次开发的所有流程。

03 渲染模式

点击查看 【山海鲸可视化渲染模式】第1课 渲染模式概览 视频教程 ↑ ↑ ↑

 

在数字孪生项目交付中,硬件配置与使用场景的多样性常带来挑战。 「渲染模式」系列教程深度解析山海鲸的端渲染、云渲染、轻3D三种模式,帮助大家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合适的渲染模式。

3.1 端渲染

山海鲸基于自研的Web端3D引擎,能够在Web端实现顶级视效,而想要导出最基本的端渲染,可分为三个形式在编辑器中直接发布、导入查看器中,用软件的方式打开、通过查看器发布成Web链接

3.2 云渲染

云渲染功能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实时控制大屏,这个过程以分享大屏的电脑作为服务端,手机作为终端,最终在电脑上将大屏内容渲染,并以视频流的形式传输到手机上。

3.3 3D

虽然端渲染云渲染拥有不同的优势,却也有着各自的局限性,难以达到面面俱到的效果。

 

1)端渲染局限:若采用统一端渲染配置,需在视效与兼容性间二选一,无法同时满足高配电脑对画质与低配电脑对流畅度的需求。

 

2)云渲染瓶颈:虽可实现跨终端渲染,但服务器需承担海量并发压力。以50台设备同时访问3D网格系统为例,传统云渲染GPU显存要求极高,导致实施成本与延迟问题难以平衡

 

3D通过预渲染技术突破上述限制,在保证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视效与性能的双重优化。它基于36张预渲染贴图构建3D场景既完整保留标绘元素、动画路径及交互逻辑(如弹窗绑定),又能让集显设备流畅运行复杂场景,移动端体验媲美专业级3D应用。

posted @ 2025-05-29 10:44  山海鲸可视化  阅读(5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