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类成员访问权限修饰符(public、protected、default、private)
1.public(公共):
任何类都可以进行访问(最不严格)。
2.protected(受保护):
同一包内的类以及其子类可以进行访问。
3.default(默认):
类中不加任何访问权限限定的成员属于缺省的访问状态。
可以被这个类本身以及同一个包中的类包括其子类访问。
4.private 实现封装(私有)
只能被当前类本身访问(最严格)。
a.类中属性,方法被private封装后,被封装的属性与方法只能在本类中使用,类外部不可见。此时要想访问被封装的属性,必须提供setter与getter 方法,不能用于外部类(最顶层的类),可以用于内部类的嵌套。 b.方法setter:进行属性内容的设值。c.方法getter:进行属性内容的取值。 d.类的设计原则:编写类的时候,若没有额外的说明,所有的属性必须使用private进行封装(成员变量)
5.访问权限修饰符总结表:
6.相应调用者总结表:
7.注意事项
- 一个类只能有一个public
- 类只能public和默认修饰符修饰
- 类中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访问规则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