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现代方法学习笔记(1)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从人与理性以及思想与行为的角度,我们讨论如下四种方法:
-
类人行为:图灵测试方法
图灵用一个思维实验 图灵测试 Turing test 来回避“机器能思考吗”这个哲学上模糊的问题。计算机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自然语言处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和人类用人类语言成功交流
- 知识表示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储存他所知道的或听到的内容
- 自动推理 automated reasoning :回答问题以得出新的结论
- 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 :适应新的环境,并检测和推断模式
为了通过**完全图灵测试 total Turing test **,机器人还需要具备:
- 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 computer vision and speech recognition :感知世界
- 机器人学 robotics :操纵对象并行动
-
类人思考:我们有三个方式了解人类思维
- 内省 introspection :试图在自己进行思维活动的时候捕获思维
- 心理实验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观察一个人的行为
- 大脑成像 brain imaging :观察大脑的活动
作用:一旦我们有了足够精确的心智理论,就有可能把这个理论表达为计算机程序;如果程序的输入输出行为和人类行为相匹配,那么程序的某些机制也可能在人类中存在。例如 通用问题求解器 General Problem Solver, GPS 和 认知科学 cognitive science
-
理性思考:“思维法则”方法
也就是人工智能中所谓的 逻辑主义 logicism 传统。采用逻辑学和概率进行预测和推理 -
理性行为:理性智能体方法
人工智能专注于研究和构建做正确事情的智能体。然而完美的理性是不可行的,在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所有可能的计算的情况下,适当的采取行动也是可选的 -
益机 beneficial machine
在我们的真实需求和施加给机器的目标之间达成一致的问题叫做 价值对齐问题 value alignment problem,也就是说施加给机器的价值或目标必须与人类的一致。否则可能会出现不当行为 —— 比如如果将“获胜”定义为唯一的目标,机器可能进行勒索对手等行为。
我们不希望机器“聪明地”实现他们的目标,而是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需要的是对人类 可证益的 provably beneficial 智能体。
二、人工智能的基础
(注:本节有太多科学史相关内容,有时间的时候单独开一个板块写一写)
- 哲学
- 可以通过形式化的规则得到有效地结论吗?
- 思维是如何从物质大脑中产生的?
- 知识从何而来?
- 知识如何导致行为?
- 数学
- 得出有效结论的形式化规则是什么?
- 什么可以被计算?
- 如何使用不确定的信息进行推理?
- 经济学
- 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偏好作出决定?
- 当其他人可能不支持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 当收益很可能在遥远的将来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 神经科学
- 大脑如何处理信息?
- 心理学
- 人类和动物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
- 计算机工程
- 如何构建高效的计算机?
- 控制理论和控制论
- 人造物如何在他们自己的控制下运行?
- 语言学
- 语言是如何和思维进行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