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总结:动荡的一年
背景
2019年就这么结束了,由于这一年事情很多,搁置了很久的微信公众号没有维护,索性就把文章写在这里吧。
时间轴
年初,本人参与小组的底层基础设施开发项目,并做出了原型机,而因为性能与细节距离实际使用还需要再做优化完善,我就这样哼哧哼哧和FPGA组的同事忙到了3月份中旬。
与此同时,因为有定期整理简历的习惯(相当于定期的工作总结),我整理了从入职这家公司到现在所做的项目,发现项目经验比较薄弱;换句话说:对于学习的成长进度不够满意,对于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于是萌生出想改变的想法。
经过与大学班主任的见面以后,他推荐我可以去考研。我便在考研与跳槽之间徘徊。一方面,我在工作时间有空余时间的时候,开始翻阅嵌入式工程师需要了解熟悉的而我目前还能力不足的技能,并开始有关的学习并整理我的简历;另一方面,开始了解考研有关资讯,购买了复习资料并尝试在业余时间复习。我曾单独抽出3个晚上的时间准备简历,做出来的效果很好。
经过2个月的努力,专业技能以及简历方面我感觉比较满意;但考研备考上的效果比较差。
很快,6月份快到了。我开始投简历与面试。也很快收到了满意的offer。和部门领导提出离职,领导极力挽留我,我也拒绝了那一份offer。考研的复习也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事后才发现,由于我不清楚公司的薪资调整制度,调薪要再等8个月。起初我觉得忍忍还是可以的。
但因为居住的宿舍在国庆节之后面临拆迁,其他的房源都会贵很多(具体是在原来房租的基础上x3)。找了几处附近的房子以后,感到不满意之后,我又停下来思考:
1.我是否要在这家交通不方便的公司附近寻找更远更贵的房子,保持着底薪资水平继续留下去。
2.折腾一下,辞职离开这里,换到周围环境更好的,但消费水平更高的地方。
实际上,因为"低房租"这样的一个优势在工资不高,周围环境不好的"平衡杠杆"中失衡了,所以我很快又继续开始第二轮的投简历。
由于能力已经通过领导的挽留以及offer的待遇中体现出来了,我在接下来的面试中表现良好,也拿到了几个offer。
因为第二次提出离职的间隔时间很短,领导们知道已经留不住我了。我和关系比较好的直接领导在走之前聊了很多,他告诉了我很多道理。
于是,我从x地东边的大公司横跨到了x地的西边的一家小公司。
以下是有关的产品技术架构:
公司 产品架构 东区的a公司 MINIGUI/QT + FPGA + 控制算法 西区的b公司 QT + NGINX + WEB + Hi_SDK
我开始接手并适应新的环境。由于负责底层的人目前就我一个,我很快熟悉并应用了我之前所不具备的技能到产品中。但随着越来越熟悉,我逐渐在开发中发现产品中的技术学习空间可能不是很大(使用的板子没有原理图,没有底层代码,只有动态库与API接口),同时,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基于web的,底层所用的东西不算很多,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本以为就这样投入开发并成为中坚的核心力量。
没想到,10月中旬,空降了一位技术总监。处于管理的目的,他建立了一个代码库,美名曰"相互学习"为目的,让我们把代码和工作所作的事情写出文档放到共享库中(注意,他自己本身是没有贡献到代码库的)。此外,他不顾我与开发经理的几次说明目前的项目进度,直接重新接管了底层开发并摈弃了我们之前的工作成果。
因此,我的岗位定位也慢慢从研发被"排挤"到了维护、测试,并且经常安排我参与维护性质的出差。这些只是在专业技能上暴露出来的问题。由于任何公司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本人这里不对公司再做任何评价。,另外一方面,我在维护过程中提出的改进方案也没有被采纳。
由于工作性质的变化,我开始担心被降薪或者学习成长的问题。
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放弃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岗位的学习。
就这样,一年到了。
技术提升
底层开发更加信手拈来;
以前开发的时候,没有先分点列步骤的习惯,现在有这个习惯了,分步完成是比较妥善的一个好策略。
因为多阅读并整理别人代码作为api,经常关注看技术文章,让我在架构方面更加合理。
实现需求的能力更加强大了:
以前的开发基本上没有主动权,都是在按照别人的要求拧螺丝。
现在会分析需求的本质,多问一次:"做这个是为了干什么/你想实现什么功能",根据需求的本质去评估问题,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体框架,有时候甚至可以给出更好的方案。
技术更加自信:
以前出了问题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原因,手忙脚乱改来改去。
现在会先确保自己负责的部分没有问题(不是甩锅,是需要设计比较好的单元测试,确保没有问题再交付给别人),再帮别人分析对接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理论知识更加丰富:
以前不重视理论基础,忽略了一些问题导致在开发中多走了很多弯路。
了解了这个行业里面很多概念性的东西,知道参数在技术中的重要性。
抽象能力真的很重要:
以前学习数学的时候,对于建模不够重视,囫囵吞枣似的去理解。
好的模型可以极大提高办事效率。
其他感悟
学习和工作一定是为了自己。
阅读过《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很喜欢里面提到的一个观点:
"你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相信自己是在为别人工作。这样一来你对工作的安全感已然尽失。职业发展的驱动力一定是来自个体本身。记住:工作是属于公司的,而职业生涯却是属于你自己的。 "
我对上文的理解是这样的:
把自己视作一个只是打工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种懈怠的心态;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是以自身的技能服务和时间作为"商品"出售给公司的。只有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出售"价格更加昂贵、品质更加好的服务给到客户。要意识到这一点,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职业生涯是一个通过在岗位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将公司当成一种学校的一段人生经历。一定要想好自己要什么。在一家公司待过的一段时间,充其量只是职业生涯中的一小部分。
断舍离一定要彻底,有了机会一定要抓住。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应用到决策里面有如下的体现:
该舍弃的时候就舍弃,该留有余地的时候就留有余地,让自己主宰环境,而不是被环境主宰。如果觉得环境不好,就要想办法改变这个事情。
遇事不要慌慌张张就做出选择。
从9月份的跳槽换工作,其实从现在来看是比较着急的。
在新公司工作到现在,我曾经为了出货,而在烧写文件系统的时候遇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导致加班到晚上10点半。事后冷静一想,很快就找到了问题并解决了它。
要沉住气,再沉住气。
耐下性子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不要轻易半途而废。
之前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把自己当成一个多核cpu去同时调度几件事情一起做,导致一件也做不好。
从专心准备简历,到专注博客样式的美化;不难发现,一次用心只做一件事,从结果来看是更优的。
今年的计划安排
✔工资达到这个阶段行业内平均水平以上。
❌考研
未来一年规划
继续学习理论知识,恶补之前落下的基础,继续学习往后的知识。
重点提高建模能力,加强对于概念的学习。
在适当的时机离开这家公司,投入考研备考的活动中。
若在页首无特别声明,本篇文章由 Schips 经过整理后发布。
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chips/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