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顾问的自我修养
第一章 简单点
对于咨询顾问这个行业,我们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要和甲方客户打交道,从企业高层、中层到基层都会涉及。高层大多关心的是企业付出成本能得到什么收益;中层关心的是我们的方案和蓝图能给企业管理带来什么变革,以及能产出什么报表;基层更多的是关心业务流程的变更,以及如何能够简化工作量。
对薛之谦的一首《演员》进行咨询顾问改编版:
第二章 求道精神
鸠摩智大战少林寺
有次和一位老顾问聊天,他讲了自己亲身的一次项目经历,也是这个行业会经常遇到的事情,就是把你放在了你并不擅长的位置。
这个项目甲方客户很严格,或者说很挑剔,可能是做质量管理的职业习惯使得他们总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人和事,之前已经有两位顾问被投诉并直接换掉了。这位老顾问是一位自由顾问,曾多次和这家乙方公司合作过。因为合作的很愉快,且双方也比较熟,刚好档期合适就找他来救火。他在这个项目之前从未做过质量管理,这次算是临危受命。
因为之前没有实施过这个模块,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想办法速成。时间很紧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他赶快买了质量管理及其在采购、生产和销售中的应用的相关书籍,并连夜赶在与甲方讨论业务和需求的前一天把书看完。基于自己以前的项目功力,迅速梳理业务,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第二天,在项目经理的陪同下早早来到会议室。甲方用户很准时的到达指定的会议室,甲方项目经理放心不下,也到达会议室旁听。初次会面,整个流程是顾问讲述这个项目中质量管理模块的解决方案,并和客户针对一些业务痛点进行初步交流。
第一回合,这位老顾问用精心准备的PPT讲述质量管理的行业最佳业务实践的标准业务流程。当讲到质量管理的采样过程管理时,一位客户打断并问:我们质量检验并非全是百分之百全检,请问是否支持不同的采样类型。
这个问题对质检管理人员来说,采样检验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日常工作。但是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业务问题,考验的是顾问是否知道质检中的采样类型。听到这个问题,老顾问窃喜,因为这个问题刚好在书中学到。于是他神情自然且声音洪亮的说明,质量管理常见的几种采样类型,比如100%全检、百分率抽样、固定数量抽样等不同的采样方案。并对这几种采样类型加以比较,说出大家习惯采用的百分比抽样看似合理却只是直觉上的,并不能体现质量管理所期望的对不同大小批次的货物严格程度一视同仁 ,因为它会产生批量大则严,批量小则宽这样不合理的检验效果。之后,再建议更为公平的采样方案。此过程说话始终掷地有声,给人不容辩驳但又颇有道理之感。
………………
他将滔滔不绝的讲出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基本业务和管理重点,甚至一些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一般人可能不懂,但专业的人一听就懂。
后来反响不错,成功的获得甲乙方的信任。
此项目后来做的也很成功,一方面得益于自己的勤奋好学,但更应该归功于甲方的信任。描绘这个项目经历,这位老顾问用了金庸小说中一个经典的故事——鸠摩智大战少林寺。

鸠摩智大战少林寺,先后使出大金刚掌、般若掌、摩诃指、袈裟伏魔功,其中袈裟伏魔功更是少林方丈玄慈主攻专业,竟然让方丈都自愧不如。之后主攻拈花指功的玄渡挑战,鸠摩智竟以拈花指的招式功击败高僧玄渡,差点毙命。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各位老僧生平只练一种绝技,可谓是各个领域的绝对专家。但是鸠摩智却能让各位专家自愧不如。后面要不是被开挂的虚竹揭穿,这个大轮明王可谓出尽风头,这个不是本文重点。

作为咨询顾问,经常会面对各行各业,时间以及一些客观条件让我们无法在某些专业领域有很深的研究,但是却经常需要面对各层级各领域的业务专家。在实际的工作中,给客户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客户也会有意无意的对你发起各种挑战。所以在这方面,有时候也非常有必要向鸠摩智学习。咨询顾问在行业解决方案上一定胜过各行业的业务专家,以标准行业解决方案为内驱,以实际业务为依托来面对各领域专家的挑战,或可一胜。只要让你的客户为你折服,以后的一切都会简单很多 。
但是话说回来,一切还是要看自身实力,鸠摩智本身实力并不弱,甚至可以说在这些高僧之上。但是鸠摩智通过用少林寺的招式虚张声势,打心理战,让少林寺众高僧从精神上败下阵来。
第三章 锦囊妙计
庞士元智取汉中
上中下三条计策。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更新!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