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言我们在做企业管理系统时,有多多少少都有对数据的完整性有所要求,比如要求系统不能物理删除记录,要求添加每一条数据时都要有系统记录、或者更新某条数据都需要跟踪到变化的内容、或者删除数据时需要记录谁删除了,何时删除了,以便误删后可以通过系统的XXX功能来恢复误删的数据。我将这种功能称为操作日志为什么要做操作日志?其 实上文也描述了一些,其主要目的就是跟踪到每一个用户在系统的操作行为,如对数据进行查询、新增、编辑或删除甚至是登录等行为。更进一步的理解可以说是对 用户使用系统情况的跟踪,对数据的跟踪防止数据意外删除、更改时有所记录,有所依据,以便对数据的还原,从某种程序上可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系统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9 16:53
sandea
阅读(25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如何实现连接池?确保你每一次的连接使用相同的连接字符串(和连接池相同);只有连接字符串相同时连接池才会工作。如果连接字符串不相同,应用程序就不会使用连接池而是创建一个新的连接。优点使用连接池的最主要的优点是性能。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所耗费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网络的速度以及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 的(网络)距离,而且这个过程通常是一个很耗时的过程。而采用数据库连接池后,数据库连接请求可以直接通过连接池满足而不需要为该请求重新连接、认证到数 据库服务器,这样就节省了时间。缺点数据库连接池中可能存在着多个没有被使用的连接一直连接着数据库(这意味着资源的浪费)。技巧和提示1. 当你需要数据库连接时才去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9 16:53
sandea
阅读(30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IIS负载均衡-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详解第四篇:使用ARR实现三层部署架构系列文章链接:IIS负载均衡-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详解第一篇: ARR介绍IIS负载均衡-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详解第二篇:创建与配置Server Farm IIS负载均衡-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详解第三篇:使用ARR进行Http请求的负载均衡(上)IIS负载均衡-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详解第三篇:使用ARR进行Http请求的负载均衡(下)IIS负载均衡-Applicatio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9 16:53
sandea
阅读(26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IIS负载均衡-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详解第二篇:创建与配置Server Farm 自从本系列发布之后,收到了很多的朋友的回复!非常感谢,同时很多朋友问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一些比较基本的问题,由于时间的缘故,不会一一的为大家 回复,如果有不明白的,希望大家勤自学!本系列虽然不难,但是很多的一些知识都是默认需要掌握的,例如:负载均衡的概念,原理,Web Farm等。本篇议题如下:创建Server Farm配置Server Farm系列文章链接:IIS负载均衡-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详解第一篇: ARR介绍IIS负载均衡-Applica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9 16:53
sandea
阅读(29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IIS负载均衡-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详解第一篇: ARR介绍说到负载均衡,相信大家已经不再陌生了,本系列主要介绍在IIS中可以采用的负载均衡的软件:微软的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模块。其实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已经有很多文章介绍过了,但是有很多的文档都是英文的,笔者在项目中,曾经为了使用和测试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将有关的文档已经转为中文,在组员之间传阅,本系列在这些文档的中,再加入一些使用的心得。本篇议题如下:Application Request Route介绍Applica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9 16:53
sandea
阅读(39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9 16:53
sandea
阅读(18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Model层: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Web;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DataAnnotations;using System.Web.Mvc;namespace MvcApplication1.Models{ public class User { public int ID { get; set; } [DisplayName("姓名")] [Requi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9 16:53
sandea
阅读(10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概述在 软件系统中,有时候面临着“一个复杂对象”的创建工作,其通常由各个部分的子对象用一定的算法构成;由于需求的变化,这个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经常面临着剧 烈的变化,但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算法确相对稳定。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如何提供一种“封装机制”来隔离出“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的变化,从而保持系统中的 “稳定构建算法”不随着需求改变而改变?这就是要说的建造者模式。本文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买KFC的例子,用图解的方式来诠释建造者模式。意图将一个复杂的构建与其表示相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模型图生活中的例子生 成器模式将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对象的表现分离开来,这样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9 16:53
sandea
阅读(18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 Microsoft Enterprise Library 5.0 系列(一) Caching Application Block (初级)2. Microsoft Enterprise Library 5.0 系列(一) Caching Application Block (高级)3. Microsoft Enterprise Library 5.0 系列(二) Cryptography Application Block (初级)4. Microsoft Enterprise Library 5.0 系列(二) Cryptography Application Block (高级)5.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9 16:53
sandea
阅读(12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导读:随着Web 2.0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公司都开发了一些基于Web的网站服务,通常在设计开发Web应用系统的时候很难模拟出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的实际情况,因此,当Web网站遇到访问高峰时,容易发生服务器响应速度变慢甚至服务中断。 随着Web 2.0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公司都开发了一些基于Web的网站服务,通常在设计开发Web应用系统的时候很难模拟出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的实际情况,因 此,当Web网站遇到访问高峰时,容易发生服务器响应速度变慢甚至服务中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一种能够真实模拟大量用户访问Web应用系统的性能测 试工具进行压力测试,来测试静态HTML页面的响应时间,甚至测试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9 16:53
sandea
阅读(262)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