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霍金

        2018年3月14日,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霍金是一个传奇的人物。

        在这一天,全世界都在悼念霍金,而上一次能够引起如此广泛关注的是爱因斯坦。很多人都认为霍金是继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后,又一伟大的科学家。其实,霍金的名气主要来源他的著作《时间简史》,以及他传奇式人生,二十多岁被确诊渐冻症,医生断言他只能活两年,然而这个疾病中,有5%的人可以活20年以上,很幸运他就是在5%。而他的学术成就,主要是霍金辐射和黑洞奇点的相关理论。伽利略在比萨斜塔那一放,挑战的是两千多年来的学术权威,人类的科学开始由经验观察向理性实验转变。牛顿就光的粒子理论就统领了几百年的学术史。至于爱因斯坦,当时电台开价1000美元一分钟,他讲相对论也好,讲生活也好,讲多久都没问题,最重要他愿意来讲;以色列更是邀请他当总统,而他也留下一句:政治是当下的,方程是永恒的。连报纸报道也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警察的手电筒的光发生弯曲,直接照到小偷上;这也让爱因斯坦哭笑不得。

        霍金虽然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但他的《时间简史》让当中,去认识到什么是当今物理。每一个领域的人,其实都需要向别的领域去谈论自己领域,让思想得到充分的交流。而毫无疑问,霍金的《时间简史》连续好几年稳居畅销榜第一。他让人们了解到现代物理,让现代物理对于大众不陌生。同时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投入物理学的探索。

        可能大家都只关注《时间简史》,他的新书《大设计》不仅阐述了他对物理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想法,同时也向上帝提问:为什么在这单一、规律、机械、冰冷的宇宙会产生生命?我们能不能找到大统一理论?我们的理论真的如我们所认为那样,那么简洁吗?书中所探索的不单止是物理学的问题,还有哲学问题。

        了不起的霍金,他发现了霍金辐射。在渐冻症的困扰下,他只有三个手指可动。后来因为一次感染,丧失了语言能力。他的方程推导,只能依靠他的同事,他的学生。他们在黑板上算,霍金只能坐一旁,而他说出一句话的时候,可能需要长达几分钟。现代物理已经高度发达,我们很难评价贡献的质量,但如果有人说霍金贡献的数量少,那是必然。哪像爱因斯坦,边走路边思考,突然来了什么灵感就拿起粉笔,在别人的车上写起来。车主吓得立马开车,爱因斯坦还追着要把方程写完。

        据说,霍金的发现是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有人会可惜、惋惜。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不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到目前位置,人类没有探测到霍金辐射。但我们应该相信,赫兹在麦克斯韦去世后才发现电磁波一样,相信,我们的设备终究有一天,可以探测到当中的真伪。或许,我们不应该遗憾,因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一门以事实为基础的,一门以务实为基础的科学。还没有探测到就没有探测到。虽然我并不从事物理相关行业,或许有一天我会把全部的物理知识遗忘,都不要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走出学校忘记了所剩下的东西。那是学习能力,那是物理学教育中,务实之风。对于霍金错过诺贝尔奖,我们应该尊重物理的根基,尊重物理之风,遗憾没有用,霍金走了,科学的巨轮依然在前行。我们应该坚信,终有一天,我们能有更强大的科学,更好的设备,去验证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深邃黑洞中,散发出温暖光芒。

 

posted @ 2018-03-15 20:40  ryelqy  阅读(15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