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復出能否重振戴爾﹖
戴爾公司(Dell Inc.)創始人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又回來重掌公司帥印了。擺在他面前的是幾個棘手的問題
﹕理順公司戰略、改善財務狀況、重振公司形像。
邁 克爾戴爾上週的復出之舉並非空前﹐蘋果電腦(Apple Inc.)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Corp.)創始人查爾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Gateway Inc.創始人泰德溫特(Ted Waitt)還有HCA Inc.的小托馬斯弗萊斯特(Thomas Frist Jr.)都有過復出的經歷。並非所有這些復出之舉都能收到重定乾坤之效﹐有些企業家並不具備使其親手創立、視如個人傳承的公司重獲新生的能力。
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各公司董事會加快罷黜業績平庸的首席執行長(CEO)的步伐﹐還會有更多元老復出的好戲陸續上演。俄亥俄州立大學費希爾商學院(Ohio State University's Fisher College of Business)金融學助理教授魯迪費倫布拉什(Rudi Fahlenbrach)表示﹐創始人們都願意復出﹐因為他們認為公司需要他們﹐覺得自己擁有扭轉公司危局的點金之手。費倫布拉什最近剛剛完成了一項對“飛去來器式”CEO的研究。
費倫布拉什抽取了1993-2005年間1,500家美國最大上市公司65位此類CEO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8人是公司創始人。據他介紹﹐重回公司的CEO一般年齡都是61歲﹐一般都是隱退兩年後復出﹐一般重掌帥印後都是在帥位上待到將近三年。
管理學家稱﹐老將復出取得最佳成效通常都伴隨著復出老將對曾經使公司和其個人成就輝煌的那一套理念的反叛。耶魯大學管理學院(Yale University's School of Management)高級副院長傑弗里桑尼弗爾德(Jeffrey Sonnenfeld)指出﹐喬布斯和施瓦布都是永不停息的冒險家﹔他們都曾經歷過許多挫折﹐之後他們會從挫折中吸取經驗教訓﹐然後再另辟蹊徑。
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共同創辦的蘋果電腦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成為個人電腦領域的先驅。喬布斯於80年代卸任﹐後在蘋果同意收購也是他創立的NeXT Software Inc.後於1996年重返蘋果電腦擔任顧問。1997年﹐正當蘋果遭遇困境之際﹐在時任蘋果董事的埃德加S伍拉德(Edgar S. Woolard)的勸說下﹐喬布斯重新出任蘋果掌門。
曾任杜邦公司(DuPont Co.)首席執行長的伍拉德迴憶說﹐蘋果需要的是具有偉大創造力的管理者﹐還需要不斷推出新產品﹐世上迄今勘當此任的最佳人選非喬布斯莫屬。
無意長留蘋果電腦的喬布斯把“臨時”CEO的頭銜一直頂到了2000年1月。他使公司在連續虧損兩年之後重新實現了盈利﹐他開創了蘋果品牌專賣店﹐他主持開發了iPod便攜音樂播放器﹐重新定義了音樂行業﹐同時也為蘋果自身的事業翻開了新的篇章。
賓夕法尼亞州布濟威爾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的首席執行長比爾貝漢(Bill Byham)表示﹐德高望重的創始人復出能成非常之變﹐因為他對公司團隊的駕馭能力遠在外人之上。
對嘉信理財的創立者施瓦布來說﹐此言不謬。2004年夏﹐嘉信理財董事會趕走了大衛波塔克(David Pottruck)﹐請施瓦布重新出山。波塔克曾是施瓦布的副手﹐擔任嘉信理財CEO之職僅有14個月的時間。
施瓦布將嘉信理財振興計劃的重點放在了戰略調整、成本控制和降低價格上。他成功了。2006財政年度﹐嘉信理財借稅項收益之助實現了69%和19%的淨利潤和收入增長。施瓦布復出後﹐嘉信理財股價上漲了一倍有餘。
嘉信理財發言人格雷格卡布(Greg Gable)說﹐施瓦布將艱難但成功的抉擇歸功於人們對他的信任﹐歸功於他對公司價值和理念的激情。
創始人梅開二度也有失敗的案例。Gateway Inc.共同創始人之一的泰德溫特1999年讓位於人﹐13個月後又因公司銷售下滑而重任CEO。2004年﹐他第二次卸任。繼任的Wayne Inouye面對銷售額的下降回天無術﹐於2006年2月突然辭職。該公司2006年前9個月小額虧損﹐全年股價累計下挫20%。
創始人重掌帥印之所以可以雷厲風行是因為佔有熟悉業務之利。總部設在紐約、為機構投資者提供股票交易服務的Investment Technology Group Inc.的創始人雷基利安(Ray Killian)將管理權交給公司內部人士兩年之後於2004年復出重新掌權。因競爭激化﹐公司收入、利潤以及士氣曾一度大跌。基利安回來重新喚起了管理團隊的活力﹐並以產品創新和收購的方式實現了業務的多元化。公司2006年收入和利潤分別上升47
%和45%。分析人士認為﹐基利安對Investment Technology Group有再造之功。
在戴爾案例中﹐邁克爾戴爾和上週三辭職的前任掌門人凱文羅林斯(Kevin Rollins)素有深交。多年來﹐兩人共用的40英尺寬的辦公室中間隔著一個玻璃推拉門﹐而這個玻璃門從來就沒有關上過。
現年41歲的戴爾復出之後正在加緊收確立對公司的掌控。上週五他在致戴爾公司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承諾﹐將精簡管理層級、削減營業成本、取消年底獎金、提高工作效率。戴爾表示﹐目前分管戴爾公司歐洲業務的保羅貝爾(Paul Bell)將主管重組後的美國業務。他還表示﹐採購和生產將由一個新的全球業務團隊管理﹐生產模式則將轉向更為倚重外包的“輕觸”模式。戴爾提出﹐將重新加大迎合消費者的力度﹐糾正忽視市場的錯誤。
領導學專家建議﹐戴爾應該儘快培養新的繼任者。
前有羅林斯之鑒﹐後來者或當警戒。貝漢博士表示﹐新的CEO人選或將認識到﹐稍有差池就會飯碗不保﹐因為戴爾隨時都可再次復出取而代之。戴爾在備忘錄中表示﹐他打算“做上幾年”CEO。
Joann S. Lublin / Erin White
邁 克爾戴爾上週的復出之舉並非空前﹐蘋果電腦(Apple Inc.)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Corp.)創始人查爾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Gateway Inc.創始人泰德溫特(Ted Waitt)還有HCA Inc.的小托馬斯弗萊斯特(Thomas Frist Jr.)都有過復出的經歷。並非所有這些復出之舉都能收到重定乾坤
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各公司董事會加快罷黜業績平庸的首席執行長

管理學家稱﹐老將復出取得最佳成效通常都伴隨著復出老將對曾經使公
喬布斯和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共同創辦的蘋果電腦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成為個
曾任杜邦公司(DuPont Co.)首席執行長的伍拉德迴憶說﹐蘋果需要的是具有偉大創造力的
無意長留蘋果電腦的喬布斯把“臨時”CEO的頭銜一直頂到了200
賓夕法尼亞州布濟威爾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的首席執行長比爾貝漢(Bill Byham)表示﹐德高望重的創始人復出能成非常之變
對嘉信理財的創立者施瓦布來說﹐此言不謬。2004年夏
施瓦布將嘉信理財振興計劃的重點放在了戰略調整、成本控制和降低價
嘉信理財發言人格雷格卡布(Greg Gable)說﹐施瓦布將艱難但成功的抉擇歸功於人們對他的信任
創始人梅開二度也有失敗的案例。Gateway Inc.共同創始人之一的泰德溫特1999年讓位於人﹐13個月後又因公司銷售下滑而重任CEO
創始人重掌帥印之所以可以雷厲風行是因為佔有熟悉業務之利
在戴爾案例中﹐邁克爾戴爾和上週三辭職的前任掌門人凱文
現年41歲的戴爾復出之後正在加緊收確立對公司的掌控
領導學專家建議﹐戴爾應該儘快培養新的繼任者。
前有羅林斯之鑒﹐後來者或當警戒。貝漢博士表示﹐新的CEO人選或
Joann S. Lublin / Erin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