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掃描有望成為生物識別未來之星

位於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
(Soekarno-Hatta International Airport)並不是這個星球上“最複雜”的飛行終點站﹕星巴克(Starbucks)?的無線互聯網服務總是出故障﹐大多數男用衛生間也有同樣的問題﹐乘客下飛機後常常發現自己與入境大門的距離十分遙遠。

但是這個機場入境大廳角落?的一台機器卻讓我們領略了未來旅行的方便。這台機器藍灰色調﹐與徬邊標準的入境服務台相比看起來更象地鐵站乘客走的通道門。事實上﹐它是一個由自動生物虹膜掃描儀控制的邊境檢查站。至少對我們中的一部分人來說﹐它能夠終結在宛如蛇形的長隊中心煩意亂等待的痛苦經歷。

利用掃描虹膜來識別乘客身份的做法事實上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荷蘭機場運營商Schiphol Nederland BV已經在阿姆斯特丹的Schiphol Airport運行其Privium自動過境項目服務五年多了﹔乘客只要盯著鏡頭看一下就完成了入境手續。Schiphol旗下的Dartagnan Biometric Solutions負責這項技術服務的運行以及宣傳﹐公司董事總經理弗?茨•博施(Frits Bosch)說﹐大多數情況下﹐處理時間不超過10秒鐘。

虹膜掃描技術還用在醫院、監獄、軍用裝置﹐甚至是旅館的進出管理中﹐它還能夠減少在福利救助中的欺詐訴訟﹐比如將阿富汗難民以及貧苦的印度安德拉(Andhra Pradesh)邦人送回國等。

得益於PT Angkasa Pura Schiphol的努力﹐這項技術來到了雅加達。這家公司是Schiphol技術業務部門及印度尼西亞國有機場管理公司PT Angkasa Pura II共同建立的合資企業。Saphire服務(www.saphire.co.id)听起來像是一個旅行者的夢想﹕除了使用虹膜掃描儀以外﹐還會有專門的停車設施﹐以及安全檢查和登機登記的專用通道。這項服務每年的費用大約是200美元﹐如果你經常在這個機場起飛降落﹐這是倒個不錯的選擇。

簽字登記獲得這項服務是在這家公司的機場辦公室內進行的﹐整個過程很簡單直接﹕讓自己的眼球看向一個類似於高保真音響設備中的低音炮的機器﹐它會抓拍眼睛的幾個點﹐之後電腦會製作一張智能卡給你。這樣所有登記程序就結束了。

那麼﹐虹膜掃描技術為什麼比指紋及臉部識別等其他利用生物技術辨別真偽的方法要好呢﹖這樣說吧﹐和所有識別技術一樣﹐虹膜掃描技術必須在防範兩種風險上找到平衡點﹕一是允許錯誤的人通過﹐另一個是攔住了沒有問題的人。因此﹐這個系統需要找到盡可能多的對比點以降低第一種情況發生的幾率--將冒名頂替者錯認為是合法使用者而使他順利通過﹐同時還得保證這些對比點盡可能獨特﹐以減少後一種情況出現的幾率--將合法使用者誤解為冒名頂替者。

虹膜在這方面就有所助益。虹膜或許很小﹐或許看上去像一個多彩的小圓塊﹐但是它們每一個都是獨特的﹐即使一個人左眼睛的虹膜與右眼的也是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人的身體中沒有DNA來設計你的虹膜(除了它的顏色﹐在虹膜掃描中是不用顏色對比的)。這種獨特性主要體現在組成虹膜的肌肉組織紋理的隨意性﹐他們形成了獨特的放射狀的紋理﹐還有顏色﹐微小的凹陷以及自主神經系統的神經花圈(collarette)。虹膜相同的幾率比一個人的DNA與另一個人相同的幾率還要低很多倍。

照相機會在15厘米遠的距離為你的眼睛進行紅外線拍攝﹐然後軟件會根據圖像上的點繪製出你的虹膜樣板。這也是虹膜掃描技術優於其他識別技術的一個方面。它能夠抓出近250個點﹐而指紋只有約70個。

登記完成後﹐基本就沒什麼事情了。你的虹膜數據被儲存在智能卡中﹐在入關的時候你可以把它插到那台機器的專用插槽內。之後﹐機器的小屏幕上會向你展示接下來你應該做什麼﹕一只眼睛看向那個縮小版的低音炮﹐然後等待自動提示音告訴你可以通過了。我最近進出過這個地方﹐每次都只花費幾秒鐘的時間﹐而且我略感失望的發現常規過境服務台前已經沒有長長的等待隊伍了

你或許會問﹐如果這種技術這么好﹐為什麼我們沒有更多的看到它的應用﹖生物技術提供商Argus Solutions Ltd.首席執行長布魯斯•萊曼(Bruce Lyman)將這種狀況歸咎於幾個因素﹐比如對這種服務進行宣傳的那些公司過於強調這種技術的先進性﹐而沒有突出它的商業利益。但是﹐他認為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這樣的舉措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將生物學技術當作超前發展機會的標誌。他說﹐我們部分最好的業務出自那些不願等待歐洲或美國應用後才動手的國家。

你或許還會聽到關於對健康、隱私及技術問題的擔憂。對虹膜掃描來說﹐我覺得這些擔心特別沒有必要。操作過程沒有身體與機器的接觸﹐而且紅外線是無害的﹔敏感數據存儲在智能卡上﹐而不是集中的數據庫。與某些報導內容相反的是﹐虹膜掃描儀根本不能用來判斷人的健康狀態﹔而且到目前為止這個技術運行得還不錯。

隨著這些設備的價格不斷下降﹐我們逐漸習慣它﹐我期望看到類似的技術應用變得更加受歡迎。

Jeremy Wagstaff
posted @ 2006-12-07 11:36  Rookie.Zhang  阅读(22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