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辣梨的肉肉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随笔

面向对象的五个基本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Resposibility Principle):一个类,最好只做一件事,只有一个引起它的变化。单一职责原则可以看做是低耦合、高内聚在面向对象原则上的引申,将职责定义为引起变化的原因,以提高内聚性来减少引起变化的原因。
开放封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软件实体应该是可扩展的,而不可修改的。也就是,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的。
里氏(Liskov)替换原则(Liskov-Substituion Principle):子类必须能够替换其基类。这一思想体现为对继承机制的约束规范,只有子类能够替换基类时,才能保证系统在运行期内识别子类,这是保证继承复用的基础。
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cy-Inversion Principle):依赖于抽象。具体而言就是高层模块不依赖于底层模块,二者都同依赖于抽象;抽象不依赖于具体,具体依赖于抽象。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Segregation Principle):使用多个小的专门的接口,而不要使用一个大的总接口

 

java中线程分为两种类型:
1:用户线程。通过Thread.setDaemon(false)设置为用户线程;
2:守护线程。通过Thread.setDaemon(true)设置为守护线程,如果不设置,默认用户线程;

守护线程是服务用户线程的线程,在它启动之前必须先set。

 

栈:存放基本类型的数据和对象的引用,但对象本身不存放在栈中,而是存放在堆中

堆:存放用new产生的数据

静态域:存放在对象中用static定义的静态成员

常量池:存放常量

非RAM存储:硬盘等永久存储空间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拥有所有父类对其可见的方法和域
私有方法只能在本类中可见,故不能继承
缺省访问修饰符只在本包中可见,在外包中不可见
保护修饰符凡是继承自该类的子类都能访问,当然可被继承覆盖
static修饰的成员属于类成员,父类字段或方法只能被子类同名字段或方法遮蔽,不能被继承覆盖
 
使用泛型的好处:
1,类型安全。 泛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 Java 程序的类型安全。通过知道使用泛型定义的变量的类型限制,编译器可以在一个高得多的程度上验证类型假设。没有泛型,这些假设就只存在于程序员的头脑中(或者如果幸运的话,还存在于代码注释中)。

2,消除强制类型转换。 泛型的一个附带好处是,消除源代码中的许多强制类型转换。这使得代码更加可读,并且减少了出错机会。

3,潜在的性能收益。 泛型为较大的优化带来可能。在泛型的初始实现中,编译器将强制类型转换(没有泛型的话,程序员会指定这些强制类型转换)插入生成的字节码中。但是更多类型信息可用于编译器这一事实,为未来版本的 JVM 的优化带来可能。由于泛型的实现方式,支持泛型(几乎)不需要 JVM 或类文件更改。所有工作都在编译器中完成,编译器生成类似于没有泛型(和强制类型转换)时所写的代码,只是更能确保类型安全而已。
 
所以泛型只是提高了数据传输安全性,并没有改变程序运行的性能
 
 


1
2
3
4
5
6
7
byte b1=1,b2=2,b3,b6,b8;
final byte b4=4,b5=6,b7;
b3=(b1+b2);  /*语句1*/
b6=b4+b5;    /*语句2*/
b8=(b1+b4);  /*语句3*/
b7=(b2+b5);  /*语句4*/
System.out.println(b3+b6);
下列代码片段中,存在编译错误的语句是() BCD
A.语句2
B.语句1
C.语句3
D.语句4
 
Java表达式转型规则由低到高转换:
1、所有的byte,short,char型的值将被提升为int型;

2、如果有一个操作数是long型,计算结果是long型;

3、如果有一个操作数是float型,计算结果是float型;

4、如果有一个操作数是double型,计算结果是double型;
5、被fianl修饰的变量不会自动改变类型,当2个final修饰相操作时,结果会根据左边变量的类型而转化。
--------------解析--------------
语句1错误:b3=(b1+b2);自动转为int,所以正确写法为b3=(byte)(b1+b2);或者将b3定义为int;
语句2正确:b6=b4+b5;b4、b5为final类型,不会自动提升,所以和的类型视左边变量类型而定,即b6可以是任意数值类型;
语句3错误:b8=(b1+b4);虽然b4不会自动提升,但b1仍会自动提升,所以结果需要强转,b8=(byte)(b1+b4);
语句4错误:b7=(b2+b5); 同上。同时注意b7是final修饰,即只可赋值一次,便不可再改变。
posted @ 2021-02-05 10:29  脑子把门挤了  阅读(56)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