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OS-II学习历程(持续更新)

 

开始接触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知识了,作为入门,选择了一个小巧的系统——uC/OS-II。当然,难度也并不小,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刚刚开始看,使用的参考书是任哲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原理及应用(第2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心得记录在这里。

 

第1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在这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关的一些概念,其中讲到了一般情况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所支持的任务应该是一个无限循环结构,如下:

void mytask(void *pdata)  
{
    for (;;){
        //用户编写的代码
    }       
}

在这里,函数的参数列表使用了一个void指针,可以指向任意的数据类型。

  在本章最后介绍了uC/OS-II的体系结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要想移植该系统只需要修改少数的文件即可(OS_CPU.H、OS_CPU_A.ASM、OS_CPU_C.C),十分方便。

 

第2章 预备知识

  在这一章中主要介绍了两部分的知识,第一部分就是开发工具的使用,主要介绍了Windows下Borland3.1的使用,比较麻烦的就是makefile的编写,在XP平台下测试,对于使用到某些命令时总是提示“Fatal:Command arguments too long”,网上查资料说是工具的问题,后面也没管这么多了,果断转向了Linux平台,顺便学习一下Linux一举两得。第二部分是常用的数据结构,这一部分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有点不好理解,但是还是要硬着往下看。其中讲到了三个:程序控制块、控制块的组织以及位图。

 

posted on 2013-06-26 16:37  rezone  阅读(68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