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者:Jim Kurose1.每篇论文都讲述了一个故事。Ø假设你是一个创业者,这个故事就是你的创业计划,你如何利用搭乘电梯的短暂时间给一位风险投资家讲述你的故事?换句话说,你的“电梯陈述”(elevator pitch)是什么?Ø这个故事讲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要展示什么。有没有新的想法,新的见解,它们为什么有趣、重要?Ø为什么别人会对你的故事感兴趣?发现了普遍的真理,触及了热点话题,让人吃惊,还是有出人意料的结果?Ø了解你的故事!2.按照自顶向下的顺序写作Ø计算机科学家(以及大多数人)以这种方式思考问题Ø先陈述宽泛的主题或想法,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10 21:48 强小强 阅读(18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加载网卡 ip link set dev eth0 up2.使用dhcp上网 dhcpcd eth0 如果仍然不能ping通,记下dhcpcd分配的ip地址(例如192.168.1.129)3.分配静态ip ip addr add 192.168.1.129/24 dev eth04.分配默认网关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92.168.1.254 然后便可以顺利上网,尽情地使用pacman管理软件包吧,哈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12-07 12:10 强小强 阅读(61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 export -p 列出所有环境变量,查看boost库的环境变量$BOOST_ROOT是否为空。 如果为空,设置该变量。 export BOOST_ROOT=$BOOST_ROOT:/usr/include/boost2.编写测试程序 例如boost-test.cpp3.编译测试程序 g++ -I $BOOST_ROOT boost-test.cpp -o boost-test4.运行程序 ./boost-tes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12-07 12:05 强小强 阅读(48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以下内容均为翻译.英文文档好长,而且看起来很没感觉,所以翻译下来,供以后复习.1.共享库共享库名字每一个共享库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soname.soname有:前缀lib,库的名字,和.so,然后是一个.版本号一个完整的soname (不会翻译...)includes as a prefix the directory it's in每一个共享库还有一个real name,它实际就是包含了实际库代码的文件名.real name在soname后加上了.minor_number.release_number,最后的release_number可以省略.他们一起让你知道了你安装的库的版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10 15:14 强小强 阅读(30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大三的假期终于不快不慢地到来了. 考完了计算机网络,查分通过后,我知道,保研大概成功了吧. 于是乎,起身去了趟青岛,见到了姐姐的宝宝"大娃",在青岛小资了几天. 回来的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大一学妹,很聊得来的那种,于是一道下来,也没觉得特别累.嘿嘿. 她说话声音和身材都很像之前去美国读书的另外一名同学,因此一向不怎么喜欢说话的我也主动搭讪了几句, 她见我与之有很多共同语言,俩人索性就当做是一个熟人,一路上聊得和开心. 不过,最后我还是放弃了问她的姓名和任何联系方式.这样一条旅途的记忆,还是让它留在记忆里面吧.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工商管理,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这些离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07 00:07 强小强 阅读(22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这篇论文定义并研究了序列的min-wise independent 家族。min-wise independent 家族在实践中常用于检测和过滤“近似重复”文件。 先上定义:对于S的子集F,如果 任意{0,1,2,3,...,n-1}的子集X,任意x∈X,当随机从F中选择映射π,都有 Pr(min{π(X)}= π(x)) = 1/|X| 即任何给定集合X,X的任何元素x在π的映射下有相同的机会成为X的最小元素。另外,大多数启发式hash函数和随机hash函数具有非常相近的行为。当然也有例外。Carter和Wegman定义了一致hash的概念。 弱一致:对于一个hash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10 00:57 强小强 阅读(1182) 评论(0) 推荐(2) 编辑
摘要: 大三开始加入了实验室,说来惭愧,毫无成果。再这样下去真不知道保研后,实验室的老师能不能收留我。为了监督自己学习,特开此博客,记录下读论文的点点滴滴。真正开始读论文,是从这篇开始《Entity Matching:How Similar is Similar》。说来也巧,论起渊源,论文的作者Wang Jiannan和Li Guoliang都是在哈工大读的本科,然后到清华读硕士,博士。实验室的老师王宏志貌似和他们很熟的样子,可能当年是同学。Li Guoliang现在又开始在工大招收博士了,只是我没这份能力,连申请的胆量都没有。计划写的下一篇博客便是这份论文的笔记。总不能等到Latex完全学会了再来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05 00:34 强小强 阅读(203)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