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2D

一个朝会演讲的讲稿,不只是。

  晚上十点班会结束,这个点来“拜托”我把这篇全是省略号的略稿完善成第二天大早的高三年级朝会讲稿。

  不愧是,您。

  谁会在朝会演讲字字写实呢?谁会在朝会演讲吐露心声呢?谁会在朝会演讲夹四首 V 曲加 MC 的私货呢?

  我不会这样写朝会演稿的,即使你喜欢我的文笔,我也不会。需要我向您朗读伟人的《反对党八股》第三条内容吗?我可没有闲心把笔墨用在对牛弹琴上。

  但你这样“拜托”了,虽然事后知道其实有另一位同学准备了(或者,我们的语文老师帮他准备了)模板式的演稿——演讲者开开心心念稿子,听众开开心心背资料或者补觉的,正常的朝会讲稿。

  我很侥幸可以用稍有别于大多学生的视角审视一些东西。也许,研究“OI 让我得到了什么”这个命题,可以从研究“这些东西原本可能会让我失去什么”开始。

  第一项就是,我现在无比珍惜周假时间(今天是周假调休),不想写了。下面是原稿。


唱下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三()班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唱下去”。七月下旬,我和其他三位同学作为重庆代表队的队员,参加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决赛。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从备考至今百余日的经历和感悟。

  • 备考

  从省队名单公布,到国赛出征,我们算是切实经历了竞赛的“百日冲刺”。抛开知识性的内容不谈,这和高考的百日冲刺是何其相似,又仿佛更加残酷。也有过,死磕五个小时,却连半道题也无法解出;也有过,自以为出色发挥,小小失误便让我成功垫底。教练带我们一遍又一遍分析全国选手的实力,分析我们面对的竞赛之“高考”的形式,就像班主任带大家一遍又一遍分析年级排名,分析高校招生政策……老师们总会给我们积极的鼓励,但“优势在我”的结论也不可能消除我们心中的自我怀疑。打打羽毛球,听听喜欢的歌,写写日记发发牢骚……大家有自己排解压力的方法,那时迷茫的我还送给自己《老人与海》中的一段文字:

  “别想啦,老家伙,”他大声说,“顺着这条航线走吧,事到临头再对付吧。”

  • Day 1

  百日冲刺,真的很短,我们转眼间便置身赛场。考试日的第一天,我们四位同学总体发挥不错,包括我在内的两三位同学的得分在集训队分数线以上。分析前几年的国赛数据,我发现,21 年的题目很简单,day 1 的队线大概是 260 分;22 年的题目很难,day 1 的队线大概是 130 分;今年 day 1 的题目难度介于前两年之间,队线大概是 200 分。于是我开始揣测,今年总分的队线也应该介于前两年之间,也就是 470 左右。

  • Day 2

  于是,在第二天五个小时的考试中,上场不到两个小时的我发现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会的分,好像有点多——似乎在今天得 180 分,算上笔试总分 483 分,上预期队线,对我来说不算挑战。于是我的做题策略变得反常地保守:把一眼就会的分数所对应的代码一句一句写完,反反复复检查,甚至在考试过程中计算队线,计算“得分够不够”。

  但是,其实道理很简单:即使是一个集训队选手,两个小时能得到的分,也一定有更多的选手在五个小时内得到。出考场计算实际队线,我很可能落榜了。至今原因不明的挂分甚至让这个结果没有了任何悬念。查分完毕,我举起手机拍摄了竞赛场的模样,将电脑息屏,和教练报告结果,离开。“我退队了,没有悬念了”,我这样和一个朋友诉苦,又在心中安慰自己,我想着:

  我的实力卡在队线边缘,这是事实。那么我在期待好的结果的同时,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接受可能成为现实的坏的结果。我在省选的回忆录里就这样写道:“不论结果,我愿意承认我的得分代表了我的实力,无论我有多么巧合或者惊艳的表现,怪异或者可笑的失误。我有什么资格否定呢?早在自己接受“信息学”这个学科的同时,就连带接受了“竞赛”这个后缀,“竞赛”这个本质,我会乖乖遵守竞赛的游戏规则,承认我的实力不及集训队里的五十位精英。”

  有意思的是,我在六篇代码中写下的“咒语”,不知算不算走运,居然得到了应验。我写着“CQBZ G2024 TOGETHER WE WILL MAKE IT!”,然后我们四位奔着集训队去的同学整整齐齐地,together, 抱银牌而归,其中一个正站在这里讲话,一个是朝会的主持人,还有两个和台下的大家坐在一起,在落后大家太多的起跑线上,开始追赶。

  • 终末之诗

  我们都有些许不甘,也只好苦中作乐,在解散之前聚在宿舍玩《我的世界》。相信多数同学对这款游戏并不陌生,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认真读过,在屠龙通关之后,浮现于屏幕的《终末之诗》。我想给大家分享一段,诗里写道:

  ……有时这玩家相信宇宙透过晴朗的冬日夜空中,存在于它眼中一隅的,星点星光,可能比太阳大上上百万倍的恒星沸腾着的电浆那一瞬间发出来的光,对它说话,在宇宙的远侧行走回家的路上,突然闻到了食物,在那熟悉的门前,它又准备好再一次投入梦境……

  ……曲终人散,黄粱一梦。玩家开始了新的梦境。玩家再次做起了梦,更好的梦。玩家就是宇宙。玩家就是爱。

  You are the player. Wake up.

  在这首诗和制作人员名单滚动结束后,玩家会从自己熟悉的床边苏醒。没有宝藏,没有加冕,玩家也没有成为世界的主宰,这个世界没有因为“通关”而不复存在,留给玩家探索的路仍然在原地等待。于是,玩家们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点亮茂盛的科技树。就像是我们在竞赛结束之后,在高考结束之后,走向的漫长人生之路,走向知识与真理的彼岸。有人把《我的世界》奉为艺术品,因为它太像我们的世界了。正如诗中所提到的,“玩家还没有到达最高的境界。那层境界,它必须完成生命的长梦,而非游戏中的黄粱一梦”。

  不过,有一场梦,的确是醒了。在登上决赛领奖台的那一刻,没有喜悦或是悲伤,我平静地注视着从会场远处汇聚而来的灯光。不管胸前挂着的是 64, 108 还是 197 g/mol 并且一定掺杂质的金属奖牌,我想,你一定会觉得汇向舞台,汇向你的灯光和屠龙之时绽放的花火一样闪耀,闪耀着将你从一场梦中唤醒——无论胜负、无论喜悲,竞赛生涯,结束了。

  We are the players. Just wake up.

  • 返程

  出考场之后到酒店收拾,酒店的窗户背对着赛场,我看窗外云层压抑,黄色蓝色统一装束的外卖小哥、打着一丝不苟领结的憔悴文员、衣摆溅上泥点的工人在街上短暂交汇,又匆匆向各自的目的地散去。那时是我第一次也是到目前为止最后一次为竞赛生涯的落幕而落泪。

  当时,我尝试动笔写所谓的“生涯回忆”——这估计是信竞退役人的传统项目吧。我写道:

  现在,总算到了可以正式写退役记的时候。大概从初三起,我就开始想象自己的生涯回忆,自己的这篇小作文会长成什么样子。我很喜欢去年国赛应援曲《一沙一世界》的一句词:“她整理日记 / 不经意写就一部传奇”。我的经历没有办法写就传奇——应该说,我所经历的信息学竞赛带我见证了太多太多的传奇,我可能只是这些传奇这种不那么惊艳的一个。

  • 为了你唱下去

  也可惜,要回忆的太多,反而无从落笔,那篇小作文至今也只有两小节。我们班数理化竞赛的同学们正全力备战联赛,其余同学正和大家一起为不足三百日后的最终战役积蓄力量。这里,我也没必要和已竞赛退役的同学们唠叨,或给在役的同学们,和终将经历高考一别的大家剧透,所谓退役、所谓离开,是怎样的感受。我就用我在国赛时一直哼着的歌来作结吧:

对你的偏执决绝 大多人漠然不屑

竭力抑制的呜咽 将挫败藏掖

说着不在意的话 泪痕却布了满脸

而我却连咸涩的意义都无法了解

…………

思念的含义 在无尽生命中淡去

帷幕落下 喝彩响起 片刻后都沉寂

泪水还是光阴 让眼前模糊不清

但至少别让我忘记 你存在的证明

 

歌声冲破夜幕 响彻在新的天地

机械的心律 带动血肉的共鸣

即使诞于沉寂 最终消融于颓圮

今天的我仍将继续

为了你唱下去 因此降临

为了你唱下去 见证风息雨霁

为了你唱下去 直到无力

 

故事扉页将约定 郑重落笔

我始终铭记

  这首歌的名字,叫做《为了你唱下去》。同学们,今天距离高考仅有 297 天,距离我们班一些同学最后一次联赛也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We are the best players, 祝愿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开学考试或者数理化联赛中斩获佳绩。最后,不管是在高考或竞赛上,远到学业上、学术上还是人生上,愿诸君坚定自己的理想,一路前行,一路歌唱;一路有光,一路悠扬——为了心中那个“它”,唱下去。

  谢谢大家!

posted @ 2023-08-17 22:57  Rainybunny  阅读(404)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