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将二维数组按行转换为一维数组,并包含文件操作功能
C语言程序详细解释
程序功能概述
这个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将二维数组按行转换为一维数组,并包含文件操作功能。
函数详细分析
1. fun 函数
void fun(int (*s)[10], int *b, int *n, int mm, int nn)
参数说明:
int (*s)[10]:指向包含10个整数的数组的指针,实际上是二维数组的首地址int *b:一维数组指针,用于存储转换后的结果int *n:指针,用于返回元素个数int mm:二维数组的行数int nn:二维数组的列数
功能实现:
- 使用双重循环遍历二维数组
- 外层循环控制行(
i从0到mm-1) - 内层循环控制列(
j从0到nn-1) - 按行的顺序将二维数组元素依次存入一维数组
b中 - 使用
k作为一维数组的索引计数器 - 通过指针
*n返回转换后的元素总个数
2. main 函数
数据初始化:
int w[10][10] = {{33,33,33,33},{44,44,44,44},{55,55,55,55}}
- 初始化一个10×10的二维数组,但只给前3行各4列赋值
- 实际使用的是3×4的矩阵
执行流程:
- 打印原始矩阵内容
- 调用
fun函数进行转换 - 打印转换后的一维数组
- 调用
NONO函数处理文件操作
3. NONO 函数
文件操作流程:
-
打开文件:
rf = fopen("in.dat","r"):以读模式打开输入文件wf = fopen("out.dat","w"):以写模式打开输出文件
-
数据处理循环(执行5次):
- 从输入文件读取矩阵维度:
fscanf(rf, "%d %d", &mm, &nn) - 读取矩阵数据:双重循环读取
mm×nn个整数 - 调用
fun函数转换为一维数组 - 将结果写入输出文件
- 从输入文件读取矩阵维度:
-
关闭文件:
fclose(rf)和fclose(wf)
程序执行示例
主函数输出示例:
The matrix:
33 33 33 33
44 44 44 44
55 55 55 55
The A array:
33 33 33 33 44 44 44 44 55 55 55 55
输入文件格式(in.dat):
3 4
33 33 33 33
44 44 44 44
55 55 55 55
2 3
11 22 33
44 55 66
...(总共5组数据)
输出文件格式(out.dat):
33 33 33 33 44 44 44 44 55 55 55 55
11 22 33 44 55 66
...(对应5组转换结果)
程序特点
优点:
- 功能明确:二维转一维的转换逻辑清晰
- 参数灵活:支持不同大小的矩阵
- 批处理:能够处理多组数据
注意事项:
- 数组大小限制:二维数组最大10×10,一维数组最大100个元素
- 文件依赖:
NONO函数需要"in.dat"文件存在 - 错误处理:程序没有包含文件操作的错误检查
算法复杂度
- 时间复杂度:O(mm × nn),其中mm和nn分别是矩阵的行数和列数
- 空间复杂度:O(1),除了输入输出数组外没有额外空间开销
这个程序是一个典型的数组操作和文件I/O结合的例子,常用于数据处理和格式转换的场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