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盒测试—树型控件
树型结构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层次结构的数据一般保存在数据库中有二种方式,分别介绍如下:
1、 数据结构1
|
字段名称 |
字段类型 |
备注 |
|
Pid |
长整型 |
父级ID,如果没有父级,则0 |
|
Id |
长整型 |
结点ID,从1开始 |
|
Name |
文本(20) |
结点名称 |
2、 数据结构2
|
字段名称 |
字段类型 |
备注 |
|
LayerID |
文本(10) |
层次ID,每一层二位,如:0102,表示第1点的第2个子结点。 |
|
Name |
文本(20) |
结点名称 |
针对上述二种数据结构,我们来谈谈树型控件的测试点:
1、 如果是第二种数据结构,二位表示一层,二位数最大不得超过99,如果一层有99个结点,是否会报错。按层次级别字段大小,最多只能有五级,如果增加至第六级是否会报错。
2、 当树型控件没有任何数据时,增加结点是否会报错。因为增加第一层结点和增加子结点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报错,数据库中的层级字段是否按照规定的填写,比如PID为零
3、 当上移,下移,左移,右移时,相应的层次数据是否会变。
4、 当复制一子结点到另一结点下时,相应的层次数据是否会改变,注意,开发人员很可能就没有处理。
5、 当编辑后结点名称有数据库特殊字符时,界面上可能成功更改,但是数据库中可能更新失败,但没有提示。
6、 当编辑后结点名称的长度超过数据库大小时,是否会报错?
作者:全哥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