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实现shell脚本自动连接mongodb数据库并创建索引

在linux下创建shell脚本

chmod 755 test.sh

#!/bin/bash
mongo 127.0.0.1:27017/wooyun <<EOF 2>/dev/null
db.wooyun_zentaos.ensureIndex({"datetime":1})
EOF

因为自己是在windows下编辑的shell脚本,然后上传

所以在linux上执行

-bash: ./test.sh: /bin/bash^M: bad interpreter: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VI打开文件,没发现任何问题,

把/bin/bash改成/bin/sh

-bash: ./test.sh: /bin/sh^M: bad interpreter: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依然报错,脚本内容在VI下没有任何问题,仔细一看错误消息,^M..明显在第一行末尾被加入了个^M,

这种情况应该有两种原因

1.在WIN底下用文本编辑工具修改过参数变量,在保存的时候没注意编码格式造成的,

2.也有可能是在VIM里修改,第一行末尾按到ctrl_v

 

这种情况应该有两种原因

1.在WIN底下用文本编辑工具修改过参数变量,在保存的时候没注意编码格式造成的,

2.也有可能是在VIM里修改,第一行末尾按到ctrl_v

错误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你的脚本文件是DOS格式的, 即每一行的行尾以\r\n来标识, 其ASCII码分别是0x0D, 0x0A.
可以有很多种办法看这个文件是DOS格式的还是UNIX格式的, 还是MAC格式的
(1). vi filename
然后用命令
:set ff?
可以看到dos或unix的字样. 如果的确是dos格式的, 那么你可以用set ff=unix把它强制为unix格式的, 然后存盘退出. 再运行一遍看.

2.可以用执行dos2unix 命令转换编码

#dos2unix myshell.sh

3..也可以用sed 这样的工具来做:
sed 's/^M//' filename > tmp_filename
mv -f tmp_filename filename
来做
特别说明:^M并不是按键shift + 6产生的^和字母M, 它是一个字符, 其ASCII是0x0D, 生成它的办法是先按CTRL+V, 然后再回车(或CTRL+M)

关于^M

new line of DOS/Windows

new line of dos/win:   0X0d0a
new line of linux/unix: 0X0a

 

连接mysql的

http://www.jb51.net/article/53955.htm

http://www.2cto.com/database/201410/343557.html

http://blog.163.com/ji_1006/blog/static/1061234120122217824662/

http://www.jb51.net/article/40942.htm

mysql -u USERNAME -p PASSWORD DATABASENAME <<EOF 2>/dev/null
    show databases;
EOF

 

posted @ 2017-01-10 11:28  Agoly  阅读(518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