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的“钱景”几何(make a difference 博文《转》)

在电子领域,FPGA可谓是炙手可热,放眼看看各大技术论坛,都有FPGA的专版,而且基本也是热门版块,市面上FPGA的书籍也是满天飞。可FPGA的“钱景”几何,真的能和它目前的热度相当吗?现在就来简单谈谈个人看法。

首先,来看看FPGA的“源头”,目前世界提供FPGA片子的也就那些“家伙”,而主要的也是AlteraXilinxLattice“三国鼎立”,不过最最主要的还是Altera和Xilinx两大玩家(市场份额在90%以上),那就初看一下两巨头目前的产品系列。

 

高中端

低端

CPLD

Soc FPGA

ASIC

Xilinx

Artix、Kintex、Virtex

Spartan

CoolRunner

Zynq

EasyPath

Alera

Stratix、Arria

Cyclone

MAX

Cyclone V、Arria V

HardCopy

再来看看FPGA的应用领域:

    从技术的角度,FPGA就是上帝之手,无处不在,它就是一技术“超人”,似乎没有它干不来的,所以刚接触的“初学者”都认为学习FPGA就是“钱程似锦”“金饭碗”(不过在某种程度也确实是)。再看看两大巨头给出的“官方”应用领域:通信与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与存储、工业自动化、军事、汽车、医疗等等,几乎囊括所有科技领域。

上Altera官方应用报表图:

FPGA鈥溓扳澞耦

 

再看看“权威应用”:

Altera 2011(10-K)官方报表:43%市场份额来自通信市场。

Xilinx的报表没分析,由于Xilinx本来走的是高端路线,应该在通信市场的份额更高(个人猜测)。

     大家知道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及在视频处理领域的应用(我也是奔这个才学FPGA的),那我们就来看看国内外(网上人士提供)应用FPGA做的比较好的实例:北京理工雷科北京艾科瑞德北京太速科技RFELANDRAKA。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目前FPGA还是活在DSP的阴影下,曾经也看到过有人说,FPGA取代DSP的时代已经来到,哈哈,天知道。

    现在回到两大主流厂商的产品系列,来分析第三大应用版块,也是现在如今热得发紫的领域——嵌入式。以前大家都谈SOPC(现在也在继续),那个热火程度,佩服Altera的营销能力,哈哈!多少莘莘学子前仆后继,这方面书籍用泛滥成灾一点都不为过。可我到现在没见到这方面实际的商业应用产品(孤陋寡闻了,拍砖吧!),人才需求市场对这样的需求职位那是少的可伶吧(教育平台的不在考虑范围)。现在,两个巨头战略也有了些调整,SOPC——>Soc FPGA(SOPC还保留)转变(ARM如日中天),这个市场“钱景”,有待观察。个人谈谈对SOPC的看法,我也一度觉得这是大趋势,就像以前大家都说20世纪是电子的世纪,21世纪是光子的世纪一样,我也觉得是趋势,所以把宝贵青春(本科、硕士)无私奉献给了“大趋势”的光子,我不是否定这趋势,可从商业角度出发,我更相信:快一步是先进,快二步是先驱,快三步就是先烈(这方面的例子就不举了,稍微留意一下科技产业,就有N箩筐)。

    从FPGA的实际应用及两大厂商主导的应用,那就来比较FPGA与对应竞争产品的劣势(想学或正在学FPGA的应该都了解优势吧)。

FPGA与通用处理器比较(针对嵌入式领域):

(1)       不具备各种译码机制、复杂的通信总线、灵活的中断和调度机制。

(2)       价格(ARM片片最低十几RMB)。

(3)       功耗

FPGA与ASIC/ASSP比较:

(1)       功耗高

(2)       速度低

(3)       密度低

    最后来听听一线战士的声音:

    FPGA工程师:持守梦想or屈于现实

    从上面我们可以大概知道现阶段及看的见的未来,FPGA真正“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

当然,存在即合理,FPGA那40多亿美金的市场份额(2011)在那摆着,还是说明有它用武之地的,如果想入通信行业,想做IC设计,FPGA还是你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然,FPGA也是多数硬件工程师的“杀手锏”。

    学习一门“工具”关键是看是不是符合我们做技术自身的“技术修炼需求”,而不是跟随技术表面热度走。

 

 FPGA作为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在最近几年中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各个厂家的FPGA不断推陈出新,工艺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多,价格却越来越便宜了(不过相对其它器件还是很高的)。随着FPGA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规模的增加,在未来几年中FPGA应该有更加宽广的应用领域。这样看来FPGA的开发人员似乎有一个不错的将来。但是就我看来,FPGA开发人员在中国发展前景并不是很好。
  FPGA的开发一般归属于硬件开发的范畴。说起硬件开发,大部分人想到的是画PCB和原理图。在IC厂家的参考设计和公板横行的现实情况下(抄板难度也几乎是零),FPGA设计含有较高的创造性和技术含量。当然PCB设计也有很多技术含量高的部分,比如信号完整性和模拟信号处理等。但是,在中国IT发展的环境中,有技术含量并不等于有发展前途。中国的IT公司绝大部分还是以采用IC厂家的套片来生产产品为主。因此,公司关心的是如何将厂家的IC、自己设计的单板、软件、结构件拼装为一个系统。而FPGA在这个系统当中只是充当很小的一个配角。比如在总线不能直接连接、没有满足需求的现成的IC、IC停产等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FPGA。所以,国内FPGA的从业人员不多,需求也不大。另外,FPGA开发人员的工作过于”底层”,接触的是寄存器和与非门和接口信号的时序。这样就导致FPGA开发人员对硬件、软件系统和用户需求的不了解。对系统和用户需求的不了解,在主要做系统的公司中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的。试问现在IT公司中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有几个是从做FPGA的人中提拔的呢?中国这个轻技术、重管理的环境注定了FPGA行业的从业人员只能限于底层开发人员的职业,从前途和“钱途”来讲都逊色与做PCB单板设计和做软件设计行业。至于转行,由于FPGA设计和ASIC设计前端的相似性,FPGA开发人员可以考虑转向ASIC设计,或者直接转到ASIC的FPGA验证方向(当然还可以做高端的算法或高速连接)。FPGA的开发人员的另一条康庄大道是PCB设计(现在看来也不是很有前途“钱途”)。

     单片机,嵌入式,DSP,FPGA,PCB,说小了是工具,是技能,说大了是解决方案,单片机从CISC到RISC,裸奔的程序到小巧的OS,ARM能架Linux,WinCE到VxWorks,DSP的VLIW体系结构,FPGA的RTL(除非做IC,否则到不了晶体管建模)建模,PCB的模拟,射频以及SI,PI,这些东西单拿出来,还真未必说能有前途,一个啥都不会的,培训3个月,就能做RTL的逻辑设计了,我个人认为还是要上升到系统,我要做一个H.264的MP的D1编码器,怎么做?用什么做?这是一个系统设计的问题,更是一个解决方案的问题,建立时间-成本-功耗-风险约束条件,你还得选是用多DSP做,还是ASIC+Host Processor做,还是DSP+FPGA做?存储器配什么样子的,DDR还是DDR2还是ZBT?然后SI和PI问题怎么解决,电源问题怎么解决?多处理器互连问题怎么解决,算法如何调度?这些东西的一个Traceoff做好了就不容易了。再说说算法,懂硬件懂算法才是真正的出路,做FPGA的,一定要做算法分解,算法映射,刚开始可能是拿到一个分解好的模块去做RTL或者Testing,以后一定要Update到System设计,无论是通信还是视频亦或是原型,总而言之,你要说只作模块的RTL设计和TestBench,好点
的结构上出个专利,差点的就是高级小民工。

posted on 2013-05-06 22:02  smile、T  阅读(440)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