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提升(Hosting)及其优先级

本文的说明从解释{JavaScript中常见的错误“如Uncaught TypeError: x is not a function”}入手。

在JavaScript开发中经常能碰到错误“Uncaught TypeError: x is not a function”,明明已经声明和赋值了,但是仍然报错。纠其原因,除了函数本身有错之外,还有一种很奇怪的情况:函数本身没有错,但是运行时就是不能正常运行。这种情况与JavaScript的特性有关:变量与函数声明前置的优先级

首先看代码:

console.log(x)
console.log(x());
var x=1;
function x(){
console.log(5);
}
console.log(x)
console.log(x());//此时x变成了一个变量

输出结果:

function x(){
                console.log(5);
 }

5

1
 Uncaught TypeError: x is not a function

第一次输出x时,输出的是x函数,但是x变量的声明在x函数之前,就算要输出也应该输出的是undefined,为什么会输出函数?
JavaScript上下文中无非就是变量、函数、函数参数,那么js解释器在对其上下文进行解释执行时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声明阶段、初始化阶段、执行阶段。

针对js上下文,首先会进行声明阶段,声明阶段中的特点是声明前置;声明又会包括变量声明前置和函数声明前置,鉴于以上代码的输出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函数声明前置优先于变量声明前置的特点,并且如果变量名和函数名冲突会忽略变量的声明,因此声明过得变量名或函数名不会重复声明,这样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第一次输出的是函数而不是undefined。根据js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将以上代码解析成如下:

//声明阶段
function x(){//函数声明
console.log(5);
}
var x;//变量声明,因为x已经声明过了,此处不进行声明(忽略)
//执行阶段
console.log(x);
console.log(x());
x=1;
console.log(x);
console.log(x());

如上代码所述,js将变量和函数的声明前置,然后再执行代码。

第二次输出时,因为声明阶段已经声明过名为x的函数,所以在执行阶段中调用x函数,会执行函数体中的内容。
第三次输出时,输出1,因为x被赋值为1.
第四次输出时,因为x此时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函数,所以js无法解释“变量()”这样的格式,就会提示“x is not a function”。
JavaScript中声明过得变量名或函数名不会重复声明,如果js代码中有同名的函数或同名的变量时,程序如何运行,如下代码:

console.log(x)
console.log(x());
var x=1;
var x=100;
function x(){
console.log(5);
}
function x(){
console.log(500);
}
console.log(x)
console.log(x());//此时x变

根据JavaScript解析代码的特点,将代码解析成如下:

//声明阶段
function x(){//函数声明
//console.log(5);此句会被下句代码覆盖
console.log(3);
}
var x;//变量声明,因为x已经声明过了,此处不进行声明(忽略)
//执行阶段
console.log(x);
console.log(x());
x=1;
x=100;//x的值被覆盖
console.log(x);
console.log(x());

所以输出的结果就是:

function x(){
                console.log(3);
 }

3

100
 Uncaught TypeError: x is not a function

针对变量名同名或函数名同名的情况,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特点:如果声明了同名的函数其定义会被后者覆盖,声明了同名的变量其值也会被后者覆盖。
————————————————

个人觉得这篇博文特别深刻,特意转载到自己的博客。

附:本文属于转载CSDN博主「JEE__hh」的原创文章,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345099/article/details/82912474

posted @ 2019-12-23 11:12  花火灬流年  阅读(4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