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程 第一次团队作业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202501SoftwareEngineering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202501SoftwareEngineering/homework/13546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平台账号准备与团队个人介绍 |
学号 | 102301543 |
后台博文编辑页面
Github 团队主页搭建
https://github.com/FantasyRL/HachimiONanbayLyudou
团队 Logo 文生图

个人资料
https://github.com/1022394845/1022394845/blob/main/README.md
自我评估
专业知识
- 熟悉 Vue 前端开发框架,可结合 express 框架连接 MySQL,或使用 axios 实现前后端分离对接。
- 熟悉 uni-app 框架实现一码多端开发,并使用 uniCloud 云开发实现后端业务。
- 熟悉 Git 进行项目版本管理,熟悉 JSDoc 文档注释。
兴趣技术
- 前端开发
缺乏能力
- 项目组织协调能力
- 多人协作经验
代码量
Date : 2025-09-24 15:17:30
language | files | code | comment | blank | total |
---|---|---|---|---|---|
vue | 361 | 54,333 | 559 | 4,705 | 59,597 |
YAML | 11 | 30,209 | 0 | 8,481 | 38,690 |
HTML | 66 | 19,619 | 236 | 2,331 | 22,186 |
PostCSS | 61 | 12,712 | 412 | 2,189 | 15,313 |
JavaScript | 286 | 12,595 | 2,678 | 1,467 | 16,740 |
SCSS | 27 | 3,231 | 182 | 149 | 3,562 |
Less | 19 | 1,061 | 23 | 216 | 1,300 |
XML | 27 | 695 | 0 | 24 | 719 |
Markdown | 11 | 547 | 0 | 119 | 666 |
TypeScript | 5 | 22 | 2 | 10 | 34 |
MS SQL | 1 | 15 | 8 | 9 | 32 |
Total : 875 files, 135039 codes, 4100 comments, 19700 blanks, all 158839 lines
注:统计可能包含少量未排除的第三方库代码
期望学习到的知识
多人团队协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前端开发能力
AI 生成的软件工程学习指南
指南内容
软件工程学习指南
一、课程核心目标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核心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掌握系统化、规范化、可度量的方法来管理软件生命周期的全流程,解决软件开发中 “质量低、效率低、维护难” 等问题,最终能够参与或主导中小型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二、知识体系框架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可分为 “基础理论 - 核心流程 - 实践技能 - 辅助工具” 四大模块,各模块相互支撑,构成完整的学习脉络:
- 基础理论:软件工程定义、原则、发展历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等;
- 核心流程: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验证、部署维护等;
- 实践技能:项目管理、团队协作、文档编写、质量保障等;
- 辅助工具:版本控制工具、建模工具、测试工具、项目管理工具等。
三、分阶段学习重点
- 基础入门阶段(第 1-4 周):搭建认知框架
- 核心概念:理解 “软件工程与编程的区别”(编程是实现手段,软件工程是管理与方法体系)、软件危机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 生命周期模型:重点掌握瀑布模型(线性顺序,适合需求明确项目)、原型模型(快速迭代,适合需求模糊项目)、敏>捷模型(增量开发,适合需求多变项目)的适用场景与优缺点;
- 基础原则:牢记 “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可复用性、可维护性” 等核心设计原则,为后续实践奠基。
-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前 3 章,绘制 “软件工程发展时间线”,对比 3 种核心生命周期模型的差异表格。
- 核心流程阶段(第 5-12 周):拆解全流程关键环节
- 需求分析:学习用例图、用户故事等需求表达工具,掌握 “需求获取(访谈、问卷)- 需求分析 - 需求文档(SRS)>编写” 的完整流程,避免 “需求错配” 风险;
- 软件设计:区分概要设计(模块划分、接口定义)与详细设计(算法描述、数据结构),学习 UML 建模工具(类图、>时序图);
- 编码与测试:遵循编码规范(如命名规则、注释要求),掌握黑盒测试(等价类、边界值)与白盒测试(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方法,理解 “测试驱动开发(TDD)” 理念;
- 部署与维护:了解软件部署流程(环境配置、版本发布),掌握常见维护类型(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
- 学习任务:以 “校园图书管理系统” 为例,编写需求文档(SRS),绘制概要设计类图与测试用例表。
- 实践提升阶段(第 13 周 - 课程结束):工具与协作落地
- 工具实战:熟练使用 Git(版本控制)、Jira(项目管理)、Visio(建模)、JUnit(单元测试)等工具,解决 “多>人协作冲突”“版本混乱” 等实际问题;
- 项目管理:掌握 WBS(工作分解结构)、甘特图等任务拆解工具,理解 “范围、时间、成本” 三大项目约束的平衡方>法;
- 团队协作:模拟敏捷开发中的 “每日站会”“迭代评审” 流程,学习高效沟通与分工协作技巧。
- 学习任务:3-5 人组队,完成一个小型软件项目(如 “个人日程管理 APP”),输出完整文档(需求、设计、测试、部>署报告)并进行项目答辩。
四、高效学习方法
- 理论联系实践:避免 “只背概念不敲代码”,每学一个流程就动手落地(如学需求分析就写一份简单 SRS);
- 案例拆解法:分析经典项目案例(如淘宝早期架构、微信迭代历程),思考其生命周期模型选择、设计决策逻辑;
- 错题与总结:整理 “模型适用场景混淆”“测试用例设计不全” 等常见错误,形成个人错题本;
- 主动参与团队:在小组项目中主动承担不同角色(产品、开发、测试),全面理解项目全流程。
五、推荐学习资源
- 教材:《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Roger S. Pressman,经典教材,体系完整)、《构建之法》(邹欣,适>合入门,贴近国内实践);
- 工具教程:Git 官方文档、Jira 中文社区、UMLChina(建模学习平台);
- 实战平台:GitHub(找开源项目学习)、LeetCode(算法编码练习)、慕课网(工具实战课程);
- 拓展阅读:《人月神话》(探讨项目管理经典问题)、《代码整洁之道》(提升编码质量)。
指南评价
这份指南不是 “知识点的堆砌”,而是 “学习路径的导航”。既帮我们跟上课堂节奏、搞定课程任务,又能培养专业所需的实践思维和工具能力,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学好软件工程这门课,甚至衔接后续职业发展,都有很实际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