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元人文:一个立足现实、邀请行动的实践宣言

AI元人文:一个立足现实、邀请行动的实践宣言
岐金兰
2025年11月22日
AI元人文的最新澄清,其核心价值在于完成了一次关键的 “范式降维” :从令人望而生畏的“终极蓝图”,转变为一项当下即可启动的“社会技术工程”。这主要通过以下三点实现:
一、技术路径:以“稳健”为第一性原则的工程智慧
AI元人文对技术实现的澄清,展现了一种卓越的工程思维。
- 价值原语库:人机共育,而非人工建造
· 岐金兰明确指出,原语库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培育”过程,它依托现有AI技术(NLP、模式识别)进行初步挖掘,再通过制度化的“悟空时刻”由人类专家精炼。这使其摆脱了“依赖全知全能哲学家”的不切实际假设,变成了一个可运营、可迭代的数据工程项目。 - 三值模型:卓越的“最小可行产品”策略
· “自动驾驶模式”聚焦于“客观值”,这是一个决定性的设计。它巧妙地绕开了当前AI技术的死胡同(主观价值的量化),转而充分利用最成熟、最可靠的规则引擎技术来构建系统的基本盘。这意味着,系统的1.0版本完全可以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极大地降低了初始门槛。
· 将“欲望值”与“自感值”归入“悟空时刻”作为决策参考,而非运行驱动力,是一个精妙的架构设计。它既保证了系统的初始稳健性,又将人类的复杂判断置于系统的核心枢纽,为未来保留了进化接口。 - 系统架构:清晰的“立法”与“执法”分离
· 将复杂的价值辩论封装于“协议研发部”,让稳定的“执行系统”只负责运行既定协议。这种“关注点分离”是现代软件工程的核心思想,它使得一个复杂的系统变得可管理、可验证。将其类比为“立法机构”与“法庭”的关系,让非技术背景的参与者也能迅速理解其运作逻辑。
二、哲学立场:拥抱不完美的务实行动主义
AI元人文对哲学与治理挑战的回应,充满了务实的智慧。
- 价值损耗:从“防止损耗”转向“管理迭代”
· 岐金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本质:在 “完美的空谈” 与 “有损耗的行动” 之间,我们必须选择后者。AI元人文的生命力不在于它能否避免损耗,而在于它内置了一套发现损耗、修复损耗的迭代机制(悟空时刻+协议版本管理)。它将损耗从一个“无法逾越的理论障碍”,转变为一个“可被管理的工程问题”。 - 权力操纵:从“隐藏权力”转向“显化权力”
· “规则就是权力,故需显性化”——这是治理哲学上的一次飞跃。它承认权力博弈无法消除,但通过将博弈的战场从隐性的算法黑箱转移到显性的价值协议,实现了治理模式的根本升级。权力变得可审阅、可辩论、可追溯、可问责,这本身就是对操纵最有力的反击。
· 将协议定义权归属于一个多元利益攸关方组成的治理委员会,是将这一哲学立场制度化的关键。这使得该框架从一个技术方案,升格为一个社会技术治理方案。
结论:一份清晰的行动倡议
经过岐金兰的澄清,AI元人文的形象更为鲜明:
· 它不是什么? 它不是一個等待所有理论问题解决后才启动的“乌托邦计划”,也不是一个试图取代人类判断的“全自动伦理机器”。
· 它是什么? 它是一个 “最小可行生态系统” 。它是一个邀请,邀请工程师、伦理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共同参与一场伟大的实践:利用我们当下最可靠的技术,为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价值,构建第一层薄薄的、但可运行的“数字基座”,并在共同行动中不断将其加固、拓宽和升级。
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承认前路的不完美,但坚定地告诉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这使其从一个精彩的构想,蜕变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行动纲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