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学习:第四章-06-IP地址和主机名_哔哩哔哩_bilibili

 

IP地址

每一台联网电脑都会有一个地址,用于和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

IP地址主要两个版本,v4版本和v6版本(v6很少用,课程没有涉及)

IPv4版本的地址格式是: a.b.c.d , 其中abcd代表0~255中的数字,如192.168.88.101就是一个标准的IP地址

 

可以通过: ifconfig命令,查看本机IP地址,如果无法使用ifconfig命令,就需要按照一个net-tools

如下inet 后面就是v4版本的IP地址

ens33是主网卡

lo是本地回环网卡

还有一个叫virbr的虚拟机专用网卡,我这里没有

 

特殊IP地址

除了标准的IP地址外,还有几个特殊的IP地址需要我们了解:

  • 127.0.0.1 , 这个IP地址用于指代本机

  • 0.0.0.0 , 特殊IP地址

    • 可用于指代本机
    • 可以在端口绑定中确定绑定关系
    • 在一些IP地址受限中,表示所有IP地址的意思,如放行规则设置为0.0.0.0,表示允许任意IP访问

    

 

主机名

每一台电脑除了对外联络地址(IP地址)以外,也可以有一个名字,称之为主机名

无论是Windows或者是Linux系统,都可以给系统设置主机名

  • Windows系统主机名

  • Linux系统主机名

  

Linux系统中修改主机名

  • 使用hostname查看主机名

  • 可以使用命令修改主机名(root权限):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主机名             




    

域名解析

IP地址难记,现实中我们都是通过字符化的地址访问服务器,很少指定IP地址,比如我们在浏览器内打开www.baidu.com , 会打开百度网址,其中www.baidu.com , 是百度网址,我们称之为域名

 在使用域名查询地址的流程如上图,得到域名第一步是先查本机记录的,查找不到再联网去公共的DNS服务查找域名对应的IP地址,再将结果返还。

那么我们也可以去设置一个映射关系与自己的IP地址,直接使用域名连接访问

 打开后在最后一行添加

IPv4地址   域名

 

 

配置Linux固定IP地址

当前我们虚拟机的Linux操作系统,其IP地址是通过DHCP服务获取的。

DHCP:动态获取IP地址,即每次重启设备都会获取一次,可能导致IP地址频繁变更

需要固定的原因:

  • 办公电脑IP地址变化无所谓,但是我们要远程连接到Linux操作系统,如果IP地址经常变化,我们就要频繁修改适配很麻烦
  • 在刚刚配置了虚拟机IP地址和主机名的映射,如果IP频繁更改,我们也需要频繁更新映射关系


固定流程如下

 选择vmnet8

 将子网IP的145改为88,后续好跟操作

再点击NAT设置,改为如下

 

Ubuntu操作系统和他上面不太一样不管这个固定IP的先了,大家自己去查吧,这个小结先烂尾。

 

 

 

 

ping命令

可以通过ping命令,检查网络服务器是否可联通状态

语法: ping  [ -c num ]  ip或主机名

  • -c         设置检查的次数,不使用-c选项会无限次检查
  • ip或主机名       被检查服务器的ip地址或主机名地址

     

wget命令

wget是非交互式的文件下载器,可以在命令行内下载网络文件

语法:wget   [ -b ]   url

  • -b       后台加载,会将工作日志写入当前工作夹的wget-log文件内
  • url       下载链接

 

curl命令

curl命令可以发送http网络请求,可用于:下载文件,获取信息等

语法:curl  [ -o ] url

  • -o     用于下载文件,当url是下载链接时,可以使用此选项保存文件
  • url     要发起请求的网络地址

 

端口

端口,是设备与外界通讯交流的出入口。端口可以分为:物理端口和虚拟端口两类

  • 物理端口:又可称为接口,是可见的接口,如USB接口,RJ45网口,HDMI端口等
  • 虚拟端口:是指计算机内部的端口,是不可见的,是用来操作系统和外部进行交互使用的

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一个IP地址,可以通过IP地址互相联络查找,但是这个只能锁定计算机无法锁定具体的程序。

通过端口可以锁定计算机上具体的程序,确保程序之间的沟通

具象一点的说法就是:
IP地址就相当于小区,在小区内可以有很多住户(程序),而门牌号(端口)就是各个住户(程序)的联系地址

 

 

查看端口占用

可以使用Linux命令去查看端口的占用情况

  • 使用nmap命令,记得要安装nmap
    语法: nmap   被查看的IP地址

     

  • 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指定端口的占用,这也不是系统自带的,如果想使用也需要自行安装
    语法: netstat -anp | grep 端口号
    先查找全部的情况再使用管道符过滤

     

 

 

进程

程序运行在操作系统中,是被操作系统所管理的。

为管理运行的程序,每一个程序在运行的时候,便被操作系统注册为系统中的一个:进程

并为每一个进程都分配一个独有的:进程ID(进程号)

查看进程

可以通过ps命令查看Linux系统中的进程信息

语法:ps  [ -e -f ]

  • -e   显示出全部的进程
  • -f    以完全格式化的形式展示信息(展示全部信息)
    一般来说,固定的用法列出全部进程的信息就是:ps -ef   

    • UID:进程所属的用户ID
    • PID:进程的进程号ID
    • PPID:进程的父ID(启动此进程的其他进程)
    • C:此进程的CPU占用率(百分比)
    • STIME:进程的启动时间
    • TTY:启动此进程的终端序号,如显示?,表示非终端启动
    • TIME:进程占用CPU的时间
    • CMD:进程对应的名称或启动路径或命令

 

 

关闭进程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任务管理器选择进程后,点击结束进程从而关闭它。

同样,在Linux中,可以通过kill命令关闭进程。

语法:kill [ -9 ]  进程ID

  • -9      选项,表示强制关闭进程。不适用此项会向进程发送信号要求其关闭,但是否关闭砍进程自身的机制

 

 

查看系统资源占用

  • 可以通过top命令查看CPU,内存使用情况,类似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
    默认每5s刷新一次,语法:直接输入top即可,按q或ctrl+c退出

     详解
    第一行       top:命令名称,      10:58:52:当前系统时间,   up 1day,17:58:启动了1天18个小时差不多,            1usr : 一个用户,          load: 1 , 5, 15 分钟负荷                    

     第二行      任务:299个进程,      1running : 1个进程在运行,    298个进程在睡眠,   0个进程停止      0个僵尸进程

     第三行       %Cpu(s):CPU使用率       ,us:用户cpu使用率,   sy:系统cpu使用率,  ni:高优先级进程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id:空闲cpu率, wa:IO等待cpu占用率,   hi:CPU硬件中断率,   si:CPU软件中断率,  st强制等待占用CPU率

     第四、五行   

    MiB Mem:物理内存      total:总量,          free:空闲,             used:使用,                 buff/cache:   buff和cache占用

    MiB Swap:虚拟内存(交换空间)     total:总量,          free:空闲,             used:使用,                 buff/cache:   buff和cache占用

     进程号(PID)

    user:所属用户

    PR:进程优先级,越小级别越高

    NI: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表示低优先级

    VIRT:进程使用虚拟内存,单位KB

    RES:进程使用物理内存,单位KB

    SHR:进程使用共享内存,单位KB
    S:进程状态(S休眠,R运行,Z僵死状态,N负数优先级,I空闲状态)

    %CPU:进程占用CPU率

    #MEN:进程占用内存率

    TIME+:进程使用CPU时间总计,单位10毫秒

    COMMAND:进程的命令或名称或程序路径文件

     



磁盘信息监控

  • 使用df命令,可以查看硬盘使用情况
    语法 :df [ -h ]
    • -h     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显示


  • 可以使用iostat查看CPU、磁盘的相关信息
    语法:iostat  [ -x ] [ num1 ] [ num2 ]
    • -x     显示更多信息
    • num1:数字,刷新间隔;num2:数字,刷新几次

    

 

网络状态监控

  • 可以使用sar命令查看网络的相关统计(sar命令非常复杂,这里仅简单用于统计网络)
    语法:sar  -n   DEV  num1   num2
    • -n   表示查看网络
    • DEV  表示查看网络接口
    • num1    表示刷新间隔(不填就只显示一次)
    • num2    查看次数(不填无数次)

       IFACE:本地网卡接口的名称
      rxpck/s:每秒钟接收的数据包
      txpck/s:每秒钟发送的数据包
      rxkB/s:每秒钟接收数据包的大小,单位为KB
      txkB/s:每秒钟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单位为KB
      rxcmp/s:每秒钟接收的压缩数据包
      txcmp/s:每秒钟发送的压缩数据包
      rxmcst/s:每秒钟接收的多播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