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indy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复盘”,不论你多么的忙,都需要留下时间思考,可以思考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改进,应该如何改进,注重总结才是王道

1.请求拦截(request)

请求拦截就是在发ajax之前做些什么!例如:可以在请求拦截里面加个token请求头,做些判断等等!

语法: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 (config)=>{}, (error)=>{} )

1.1.参数1:(config)=>{}

请求正确走的函数

1.2.参数2:(error)=>{}

请求错误走的函数

1.3.代码案例

        // 添加请求拦截器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function (config) {
          // 在发送请求之前做些什么
          return config;
        }, function (error) {
          // 对请求错误做些什么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2.响应拦截(response)

数据请求回来后,在.then或.catch之前经过的钩子函数,可以在此处优化一下数据,再return出去

语法: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 (response)=>{}, (error)=>{} )

2.1.参数1:(response)=>{}

请求正确走的函数

2.2.参数2:(error)=>{}

请求错误走的函数

2.3.代码案例

 
// 添加响应拦截器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function (response) {
    // 对响应数据做点什么
    return response;
  }, function (error) {
    // 对响应错误做点什么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参考---https://blog.csdn.net/weixin_58515303/article/details/120838951

 

posted on 2023-08-07 19:24  pwindy  阅读(93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