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 65 下一页
摘要: 原题链接 前情提要,如果对期望的概念不清晰,请点击这里 我犯的错误:因为每条路只走一遍,而错误地判断每条路的概率相同 题解 1.对于任何一个节点来说,设其出边有\(len\)条,其子节点的期望长度为\(sum[j]\) 则该节点的期望长度为\(\frac{\sum sum[j]}{len}\),根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1-04 20:23 纯粹的 阅读(1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题链接 题解,\(O(1)\)做法 简述 先从两个骰子入手,得出\([b+1,a+1]\)内的数出现次数最多 然后再加一个骰子相当于把分布图向右平移c个单位的过程中,每平移一个单位的长度累加和,也就是以c为宽的矩形方框的截面积 然后分类讨论,一定是把方框放在中间偏左位置是最优解 code #inc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1-04 16:18 纯粹的 阅读(3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题链接 题目重点 1.有向图 2.跑的 路径 最少能被分割为几段长度为\(2^k\),因为每段路长度为\(1km\) 3.有自边 算法设计思考 1.在无背景、k=0的情况下,这题就是一个普通的dp(即floyd) 2.加上了约束条件,当某两个点的距离为\(2^k\)时,可以在1s内到达 3.相当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1-03 20:27 纯粹的 阅读(1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题链接 一道经典树形dp,你会了二叉苹果树那么这个也会了 细节已写在代码里,一定要清楚设的变量和函数的含义 code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s[305]={0}; vector<int> son[305]; int ans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1-03 14:18 纯粹的 阅读(1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题链接 题解 好抽象啊,类背包问题,在增加一个根节点时,其最大值是由若干个子节点保留若干个树枝形成的 最关键的在于设二维数组把树枝的根数算在内,可能是因为以该节点为根节点的树保留q根树枝的最大值具有无后效性吧 而且答案需要用到其子节点保留q1,q2...(太抽象了) code #include<b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1-03 13:14 纯粹的 阅读(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题链接 题解 dp的核心在于,增加一颗根节点时,以其为根节点的$ ans = max( \sum_{}^{}子节点不选 + r[new],max(\sum_{}^{}子节点选 , \sum_{}^{}子节点不选) ) $ code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1-02 21:27 纯粹的 阅读(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题链接 题后感 码量也太大了吧 小记 题解网上有,但是有关这个lazytag我要提一嘴,我建议不要记它,你只需知道修改的区间没有整体破坏时,其内部的元素内容暂不做修改 code 码量真大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ll long long using nam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1-02 20:27 纯粹的 阅读(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题链接 方法1: 有点像剪枝。 \(i\)从\(1\)~\(n\)循环,\(j\)同理,如果\(a[i]+b[j]\)放不进去,那么\(a[i]+b[j+1]\)也放不进去 code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100005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1-02 18:48 纯粹的 阅读(1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题链接 首次尝试用chatgpt帮我写注释 code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 声明整数变量 n,用于存储输入序列的长度 cin >> n; // 读入序列长度 // 定义两个优先队列,q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1-02 16:35 纯粹的 阅读(1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题链接 读题 所有人的速度相同,也就是说,如果大家都在动,那么大家永不相交。所以相交的情况有且仅有b到终点了,而a还在b的后面,且a的终点在b的后面 将上述情况模型化后,就是求每个人行动的区间包含了多少人,然后对每个人求和 题解 再度简化,对于第\(i\)人来说,就是求\(r\)小于它且\(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1-02 11:13 纯粹的 阅读(38)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 6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