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电流探头校准规范指南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频带宽度不超过200MHz的示波器电流探头‌的校准工作。对于带宽超过200MHz的探头,其校准过程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二、探头概述与校准目的
‌示波器电流探头‌是进行电流时域测量的关键附件。其核心在于探头测量端集成的‌电流感应变换器‌(通常基于霍尔效应或罗氏线圈原理)。该探头能够‌同时测量直流和交流电流‌,具备‌高精度、宽带宽、高分辨率‌的特点(响应时间可达纳秒级),可精准、快速地捕获动态电流波形。

在探头额定量程内,它通过感应导线周围的‌磁通场‌,将其‌线性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供示波器或其他测量仪器显示与分析。为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溯源性‌,定期的校准至关重要。

三、校准环境与设备要求
(一) 环境条件
‌温度:‌ (20 ± 5) ℃
‌相对湿度:‌ ≤ 75%
‌环境干扰:‌ 校准区域应避免显著影响测量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
(二) 主要校准设备
校准工作需依赖以下具备相应性能的设备:

‌标准电流源:‌
输出电流范围需‌覆盖‌被校电流探头的全部测量范围。
输出电流准确度‌至少优于‌被校探头准确度指标的 ‌1/3‌。例如,若探头标称准确度为 ±3%,电流源准确度需优于 ±1%。
需具备满足校准要求的‌稳定度‌和‌电流调节细度‌。
‌数字多用表 (DMM):‌
用于精确测量探头输出的‌直流电压‌。
其直流电压测量准确度需‌优于‌被校探头直流增益(或衰减系数)误差限的 ‌1/3‌。例如,若探头直流增益误差为 ±1%,DMM 准确度应优于 ±0.33%。
分辨率需满足微小电压变化的测量需求。
‌示波器:‌
‌带宽‌需大于被校电流探头标称带宽的 ‌1.5倍‌。例如,校准100MHz探头需使用带宽>150MHz的示波器。
垂直灵敏度(或增益)准确度需‌优于‌被校探头直流增益误差限的 ‌1/3‌。
‌连接线缆:‌
连接标准电流源、电流探头和测量仪器(DMM/示波器)的线缆需具备‌优良的电气性能‌。
线缆本身引入的附加误差应‌可忽略不计‌。
四、校准项目与方法详解
(一) 外观及基本功能性检查
‌外观检查:‌ 探头外壳、标识(型号、量程、序列号等)、连接器应完好无损、无变形;标识清晰可辨。夹持机构开合顺畅,‌磁芯‌表面应无明显磨损或变形。
‌基本功能验证:‌ 将探头正确连接至兼容的示波器并通电。确认示波器能自动识别探头类型(或手动设置正确)。在无输入电流情况下,观察示波器显示的基线应稳定,无明显漂移或噪声干扰。
(二) 直流衰减系数(灵敏度)校准
‌目的:‌ 验证探头将直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压的比例(即衰减系数 Kd)的准确性。
‌方法:‌
按图连接:标准电流源输出 → 被校电流探头 → DMM (测量电压)。
设定标准电流源输出一个‌稳定且精确‌的直流电流值 (Is),例如 1A(通常在探头量程中间值附近选择)。
记录 DMM 测量的探头实际输出电压值 (Uo)。
计算理论输出电压: Ut = Is × Kd (Kd 为探头标称衰减系数,单位常为 V/A 或 mV/A)。
计算‌直流衰减系数误差‌:
δd = [(Uo - Ut) / Ut] × 100%
(三) 交流电流测量精度校准
‌目的:‌ 评估探头在规定频率下测量交流电流幅值的准确度。
‌方法:‌
设置标准电流源输出‌正弦交流电流‌,频率 (f) 通常为 1kHz 或按探头说明书指定。电流有效值 (Irms) 建议设定在被校量程的 50% 左右(例如,10A 量程选 5Arms)。
将被校探头连接到示波器。
在示波器上观察电流波形,适当调节垂直灵敏度(V/div)和时基(s/div),获得清晰稳定的波形显示。
使用示波器的‌自动测量功能‌或‌光标测量‌,读取并记录其显示的交流电流有效值 (Io)。 (注意:确保示波器设置考虑了探头衰减比)
计算‌交流电流测量误差‌:
δa = [(Io - Irms) / Irms] × 100%
(四) 直流电流线性度校准
‌目的:‌ 检验探头在整个直流测量范围内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的线性关系。
‌方法:‌
连接方式同“(二)直流衰减系数校准”(电流源→探头→DMM)。
从零电流开始,以适当的步长(如量程的10%)‌阶梯式增加‌标准电流源的直流输出电流 (Is),直至达到探头的满量程值。记录每个电流点对应的 DMM 测量值 (Uo)。
根据探头的标称衰减系数 (Kd),计算每个 Is 点对应的理论输出电压 Ut = Is × Kd。
‌绘制曲线:‌ 以理论输出电压 (Ut) 为横轴,实际输出电压 (Uo) 为纵轴(或直接绘制 Uo vs Is 曲线,并与理想直线比较)。
找出曲线偏离理想直线(或 Ut)‌偏差最大‌的点。
该点的误差计算方法与直流衰减系数误差相同,作为探头的‌直流电流线性度误差‌。
(五) 频带宽度 (-3dB 带宽) 校准
‌目的:‌ 确定探头能够正常工作且幅度响应下降不超过 -3dB 的最高频率。
‌方法:‌
按图连接:标准电流源输出 → 被校电流探头 → 示波器。
设定标准电流源输出一个‌幅度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流。
从低频(或直流)开始,‌连续或步进式增加‌电流源的输出频率 (f)。
在示波器上持续监测探头输出的正弦波电压幅度 (Vout)。
记录在低频点(或直流点)的参考幅度值 (Vref)。
缓慢增加频率,直至观察到输出电压幅度 Vout 下降至 Vref 的 ‌0.707 倍‌(即 -3dB 点)。
此时标准电流源的输出频率即为该电流探头的‌-3dB 频带宽度 (Bandwidth)‌。
(六) 上升时间测量
‌目的:‌ 评估探头对快速电流瞬变的响应速度。
‌方法:‌
连接方式同“(五)频带宽度校准”(电流源→探头→示波器)。
设置标准电流源输出一个具有‌极快上升沿‌的‌脉冲电流‌信号(如阶跃或方波)。
在示波器上捕获并显示该脉冲电流波形。调整时基,使上升沿充分展开。
使用示波器的‌自动上升时间测量功能‌或‌手动光标测量‌,精确测定波形幅度从 ‌10%‌ 上升到 ‌90%‌ 所需的时间。
此测量结果即为该电流探头的‌上升时间 (Rise Time)‌。
五、校准结果与证书
校准结束后,应出具‌校准证书‌。证书内容需清晰包含:

‌各校准项目的实测结果‌(如衰减系数、交流测量值、带宽、上升时间等)。
‌计算得到的示值误差‌(δd, δa, 线性度最大误差)。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报告‌(适用时)。
‌明确的校准结论:‌
若所有项目误差均在探头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为“‌合格‌”。
若存在不合格项目,结论应为“‌不合格‌”,并‌明确指出‌不合格的具体项目及其超差情况。
六、复校间隔建议
‌推荐复校周期:‌ ‌1年‌。
‌调整依据:‌ 使用单位可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频率‌、‌工作环境的严酷程度‌以及‌历史校准数据的稳定性‌,酌情缩短或延长复校间隔。
‌最长间隔:‌ 复校间隔‌不宜超过2年‌。
‌特殊情况:‌ 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探头‌功能异常‌、‌遭受物理损伤‌(如跌落、挤压)‌或对测量结果产生怀疑‌,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安排重新校准‌。

posted @ 2025-06-05 18:36  普科科技PRBTEK  阅读(13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