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Jmeter】学习(2)——录制一段脚本

打开JMeter工具,录制一段脚本(我做的是录制登陆网站后点击设备的开关设定,然后再退出)

1).创建一个线程组(右键点击“测试计划”--->“添加”---->“线程组”)

2).添加录制控制器(右键点击“线程组”--->“添加”---->“逻辑控制器”---->“录制控制器”)(如果没有录制控制器那么在录制

完成后录制页面不会看到录制的脚本。在没有添加录制控制器的情况下,要看到录制脚本,你将测试计划保存然后打开才可以看到)    

3).创建一个http代理服务器(右键点击“工作台”--->“添加”--->“非测试元件”--->“http代理服务器”)

4)下面来设置一下IE浏览器(备注:录制完后启动测试时将局域网设置关闭)

IE--->“internet属性”--->“连接”--->“局域网设置”

 

设置为本机IP就可以了,注意端口号要与Jmeter上的端口号一致。默认都是8080端口。

 

5)现在点击jmeter上http代理服务器上的“启动”按钮,打开浏览器(I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均可以)输入需要录制web项目地址,jmeter会自动记录你打开浏览器所访问的页面。录制完成后保存测试计划。

执行测试(设置线程组及其它所需元件)

说明1. :向测试计划中增加相关负载设置是Jmeter需要模拟5个请求者,每个请求者在测试过程中并发请求,并且连续请求3次。

线程数:发送请求的用户数目

Ramp-up period(inseconds):每个请求发生的总时间间隔,单位是秒。假如我的请求数目是5,而这个参数是10,那么每个请求之间的间隔就是 10/5,也就是2秒。如果设置为0就代表并发请求。

Loop Count:请求发生的重复次数,如果选择后面的forever(默认),那么请求将一直继续,如果不选择forever,而在输入框中输入数字,那么请求将重复指定的次数。

说明2:调度器配置 (暂时使用还不熟练,没找到规律,这是网上找到的说明)

启动时间:测试计划什么时候启动,启动延迟会覆盖它。

结束时间:测试计划什么时候结束,持续时间会覆盖它。

持续时间:测试计划持续多长时间,会覆盖结束时间。

启动延迟:测试计划延迟多长时间启动,会覆盖启动时间。

 其它注释:

剔除脚本中不必要部分:录制会把许多JS、CSS、PNG、GIF的路径都录制了进来,而这些对于测试脚本是没有用处的,我们可以在HTTP代理服务器的排除模式设置,不记录这些。

 

 

 

备注:用户参数和CSV Data Set Config的使用方法,未实践。http://www.cnblogs.com/game-over/archive/2010/01/12/1645867.html

posted @ 2013-08-08 11:08  小泠哦  阅读(41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