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52讲》读书笔记(二)—— 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测试用例
什么是“好的”测试用例?
“好的”测试用例一定是一个完整的集合,它能够覆盖所有的等价类以及各种边界值,而跟能否发现缺陷无关
具备的特征:
- 整体完备性
- 等价类划分的准备性
- 等价类集合的完备性
最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
- 等价类划分法:可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使用等价类划分法的除了找出有效等价类,另一个关键则是找出所有的无效等价类
- 边界值分析法:对等价类划分的补充,在测试中可知大量的错误发生在边界值上,通常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 错误分析法:基于对被测试软件系统设计的理解、过往经验以及个人直觉,推测出软件可能存在的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缺点:过分的依赖个人能力,对被测系统的理解)
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测试用例?
- 必须要深入理解被测软件的架构设计,深入软件内部的处理逻辑,需求覆盖率和代码覆盖率这两个指标可以帮你衡量测试执行的完备性
- 需要从软件功能需求出发,全面地、无遗漏地识别出测试需求
- 最关键的是建立全方位以及多角度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需求
以用户登录为例: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