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ySQL数据库管理

①、库和表

行(记录):用来描述一个对象的信息

列(字段):用来描述一个对象的属性

②、常用的数据类型

int:整形

float:单精度浮点型 4字节32位

double:双精度浮点型 8字节64位

char:固定长度的字符类型

varchar:可变长度的字符类型

text:文本

image:图片

decimal(5,2):5个有效长度数字,小数点后2位

2、查看数据库结构

show databases;#查看当前服务器中的数据库
use 数据库名;#切换数据库
show tables;#查看数据库中包含的表
desc(desribe)表名;#查看表结构

 

3、SQL语句

SQL语句用于维护管理数据库,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更新、访问控制、对象管理等功能

①、SQL语句分类

语句代表的意思
DDL 数据定义语言,用于创建数据库对象,如库、表、索引等
DML 数据操纵语言,用于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管理
DQL 数据查询语言,用于从数据表中查找符合条件的数据记录
DCL 数据控制语言,用于设置或者更改数据库用户或角色权限

4、创建以及删除数据库和表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创建新的数据库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1 数据类型,字段2 数据类型,。。。。PRIMARY KEY (主键名]); #创建新的表
drop table   表名;           #删除指定的数据表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删除指定的数据库

 

5、管理表中的数据记录

insert into 表名(字段1,字段2,。。。。)values(字段1的值,字段2的值,。。。。); #向数据表中插入新的数据记录
select *from 表名;                                   #查询表的全部数据
select 字段1,字段2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表达式;         #查询指定数据
select *from 表名\G                                   #以列表方式竖向显示
select *from 表名 limit 2;                           #只显示前两行
select *from 表名 limit 3,2;                       #显示第三行之后的前两行,这里显示4,5两行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1=字段值1 where 条件表达式;       #修改、更新数据表中的数据记录
delect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表达式;                     #在数据表中删除指定的数据记录

 

6、修改表名和表结构

alter table 旧表名 rename 新表名;                           #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属性;                             #扩展表结构(增加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旧字段名 新字段名 数据类型 属性;     #修改字段(列)名
                                                          #CHANGE可修改字段名、数据类型、约束等所有项。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字段名;                               #删除字段

7、自增

auto_increment:表示此字段为自增长字段,即每条记录自动递增1,默认从1开始递增;自增长字段数据不可以重复;自增长字段必须是主键;如添加的记录数据没有指定此字段的值且添加失败也会自动递增一 次

8、填充

int(4) zerofill:表示若数值不满4位数,则前面用“0”填充,例0001

9、克隆表

方法一:先复制表再导入数据
create table 新表名 like 旧表名;         #通过like方法,复制旧表结构生成新表
insert into select *from 旧表名;         #导入数据
方法二:复制表的同时导入数据
create table 新表名 (select *from 旧表名);

 

10、清空表,,删除表内的所有数据

方法一:delete删除 delect from 表名; #DELETE清空表后,返回的结果内有删除的记录条目;DELETE工作时是一行一行的删除记录数据的;如果表中有自增长字段,使用DELETE FROM 删除所有记录后,再次新添加的记录会从原来最大的记录 ID 后面继续自增写入记录。

方法二:truncate删除 truncate table 表名; #TRUNCATE 清空表后,没有返回被删除的条目;TRUNCATE 工作时是将表结构按原样重新建立,因此在速度上 TRUNCATE 会比 DELETE 清空表快;使用 TRUNCATE TABLE 清空表内数据后,ID 会从 1 开始重新记录

11、创建临时表

临时表创建成功之后,使用SHOW TABLES命令是看不到创建的临时表的,临时表会在连接退出后被销毁。 如果在退出连接之前,也可以可执行增删改查等操作,比如使用 DROP TABLE 语句手动直接删除临时表。

create temporary table 表名(字段1 数据类型,字段2 数据类型。。。。);

 

12、创建外键约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主键表和外键表的理解:

(1)以公共关键字作主键的表为主键表(父表、主表)

(2)以公共关键字作外键的表为外键表(从表、外表)

注意:与外键关联的子表的字段必须设置为主键。要求主表外键字段和子表的字段具备相同的数据类型、字符长度和约束。

13、MySQL中常见的6中约束

主键约束(primary key)

外键约束(foreign key)

非空约束(not null)

唯一性约束(unique [key|index])

默认值约束(default)

自增约束(auto_increment)

 posted on 2022-11-25 14:55  游明诚  阅读(2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