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三章

信息方法
通信时间的历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古代通信方式(语言传递,文字传递,光传递。古代通信传递居庸距离短,手地区条件制约;通信速度慢;通信数量少;通信保密性差的缺点),近代通信科学产生(有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的产生),现代通信理论——申农信息论创立,现代信息科学发展。
信息是指事物内部或外部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化或结果。其中,作用着称为致信物,被作用者称为信息载体。
信息的产生条件:信息是事物相互作用的产物(物体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精神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精神实体对物质实体的作用,物质实体对精神实体的作用);事物或内部的相互作用必须达到一定阈值,才能形成信息;信息必须借助载体才能存在。
信息的本质是事物空间状况的变异。事物属性的变异。事物时间状况的变异。如果一一个事物内部和外部无任何变异,则其信息为零,变化愈小信息量愈小。信息可以标示致信物的存在方式和属性,也可以引起生物行为或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信息中包含精神信息和物质信息,不能将信息单一划分为某一类。
信息具有普遍性,标示性,可以消除信宿的不确定性,重复不增值性,可储存性,可提取性,可处理,可传递性,非守恒性。共享性的属性。
信息技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被动获取,主动获取),信息储存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交换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信息认识事物的方法改造事物。

posted @ 2024-02-28 22:39  咲张  阅读(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