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钱)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算账)和监督,主要目的是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基本职能:核算(确认、计量(是多少)、记录、报告)和监督=控制(监督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

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核算是监督的基础和依据,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

会计有2个目标,通过提供会计信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实现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管理层受股东委托来管公司)责任履行情况(就是看看管理层做的如何),2:帮助做出经济决策

年前买了100万(账面价值)的原材料,现在只能卖出900万(可变现净值);之前花了1元(历史成本)买股票,现在股票值100(公允价值:市场上的公平竞价)

4个会计假设:会计主体(解决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解决时间范围),货币计量(解决计量尺度)

知道会计主体(谁)才能进行分析,a欠b100(以a为会计主体,应付账款为100,应付账款属于债务),b应收账款100(属于债权)

法律主体(法人)是会计主体(核算和监督的对象),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可大可小,如两家公司组成一个集团,一个公司内的多个部门)

会计主体设定后,与业主(他的股东)要独立开来

持续经营假设:假定企业会永久做下去,不关门

会计分期:基于持续经营,将企业的生存期分成一段段相等的时期来核算监督,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公历1.1-12.31)和中期(就是不满一年,分为半年度,季度,月度)

无形资产是非流动资产,也是长期资产,如买的商标

在持续经营理念下,企业会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核算经济业务的发生

货币计量: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一般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也可以不用,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境外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财务会计报告要折算为人民币,即财务报告得用人民币

会计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经营成果=利润=收入-费用

权责发生制:不管收入有没有收到,费用有没有支出,或者在别的期间支出,收入费用属于哪个期间的就记到那个期间,不要随便记

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预付:提前把钱打过去

预收:A提前收到了B的钱,属于负债

权责发生制举例(主要看销售时间):

A在12月收到B的预付款10,1月把货发给b,则12月的10是预收账款,1月的10是收入,也是利润

A在12月发货给B了,1月收到B10,则12月收入和利润是10,应收账款是10

 

posted @ 2021-03-26 23:20  Jary霸  阅读(12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