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无知)-->有意识-->进入潜意识-->无意识(本能状态)

无意识(无知)-->有意识-->进入潜意识-->无意识(本能状态)

1. 从“无意识-->有意识”的两个重要内容是“反省”+“要努力学习”,估计有80%的人无法跨过这一步

2. 从"有意识-->进入潜意识"需要大量地刻意训练,训练什么就决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3. 从“潜意识-->无意识”需要长期地专注某领域

 

反省什么:

 意识到所言所行的对与错、好或坏,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的生活质量,仍至生命质量。

因为“控制自己”的关键是“自我意识”后反省,并刻意地训练要求“不去做错的事、坏的事”,养成习惯既能不断得到进步。

“控制自己”后,通过“个人知识管理”来不断提高能力,进而改变自己所能做的事、能影响的人的范围

 

下述内容摘自: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570726

 

顾辛未

 

1. “意识到所做事情对或错”

 

个人觉得这个从社会认知的来说说。“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断和判断的过程”,上述的意识到对错可以包含在内。好久不背名词解释,引号内是翻书翻来的。而这种判断过程(社会认知)的两个关键成分是A 归因 B在自己所有的信息基础上的一般印象。它受到三个方面影响,首先是我们认知的事情它本身的特点(对象特点),再者是我们自己的心理特点(认知者特点),还有就是情境。
“意识到所做事情的对或错”可以说是我们试图去理解他人或者自己时的过程。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知觉,即指归因。归因展开讲就没完没了了,这里简单说就是归因的差异会很大程度影响我们对事情的认知。

 

2.“有多重要?”

 

先插曲下,我忽略了“对自己”这三个字。蝴蝶效应,有多重要不可能只针对自己来讨论的。
回到正题,意识到对与错也好,其重要性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也好,最终它的外显都是行为。稍微回去一点儿,不那么外显的,就看态度好了。Freedmen的态度ABC结构,即情感,行为意向(注意不是行为),认知。认知是基础,情感成分是核心,行为意向会影响我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认知和情感两者是会互相影响的,比如认知成分中的事实,知识,观点和信念会影响情感成分中的评价进而引发情绪情感等。反过来,情感也会影响我们的观点啊,理解啊之类。由情感成分,会进一步影响我们行为意向(比方积极的情感会让我们倾向于积极的行为反应)。
然后,插一句更接地气的,一般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就是一方表示出来的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好像被我说得也没有多接地气。。。-_-||)
综上,简单来讲,我们对所做事情对错的意识,更准确来说是对对错的判断,影响我们的认知,认知影响了我们的情感,情感影响了行为倾向,行为倾向影响了我们将来的实际反应,实际反应影响了我们周遭的人对我们的认知,循环往复。当然现实情况中不会像这样一条线这么简单。

 

YeungKc

判断事物,本人自己的真实感受

 

对于一件你明确知道是错误的事情,而你选择去做,那么你必然有你的理由,但你必须要知道它是错误的,并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
对于不能推断是否错误的事情,最好做好相关打算,得到总比失去好,有剩余总比一无所有好。

 

一件事情对与错,对我来说很重要。

想明白它,甚至会占据我比做这件事还多的时间。

我不知道这样究竟好还是坏,只是我没有完全想明白的时候我不能全心全意的去做它。

 

重要到足以决定生活质量。

 

posted @ 2014-03-09 12:58  个人知识管理  阅读(224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