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系统学习

本学期上课,王建民老师安排我们学习MES系统的需求分析,以XX公司的需求为例

五、射蜡班组的数据采集和计算

1. 需要采集的数量和工作流程

包含工序:射蜡件、射水溶芯、射尿素芯、化芯、射刺头、射冷蜡块、射牙套、射帽。     

工序描述:射蜡件:根据派工单指令从模具库领取要生产的模具,开始射蜡件(熟悉模具结构后才能进行射蜡操作,防止损坏模具,合模时要多家注意,合模不到位会造成模具损坏和人员伤害。在取模后注意观察蜡件表面是否有明显流纹、气泡、缺肉、多肉、表面粗糙、裂纹、断芯、飞边、毛刺、表面凹陷、字块是否有缺损、粘蜡、明显变形等缺陷、抽芯的内孔防止抽鼓包),射好的蜡件冷却定型后与修蜡进行交接;                                                     

交接点:按照不同的交接点汇总出工序的交接数据,班组的交接数据,车间的交接数据。                                                                                                                              工序交集点:射水溶芯、射尿素芯转修蜡修芯转射蜡件,化芯转修蜡,射蜡首检件转检验,检验合格转修蜡。                                                                                                                 班组交接点:射蜡首检检验合格转修蜡工人或修蜡班长。                                                                                                                                                                ④生产BOM清单 :

组合产品的自制生产计划的分解

班组内工序的关系:前后序:(射芯射配件转至射蜡件)、平行工序(射水溶芯、尿素芯、牙套、刺头)

转序方式:前后确认(以接收的整体数据押平) 后工序确认数量,一旦确认如有缺失计入确认人身上,以产品售价进行考核。

配件的采购计划分解

根据此产品的批次号及所需物料到材料库扫物料码进行领料,计入此产品成本项中,系统自动汇总。   

班组内工序的关系:前后序:(射芯射配件转至射蜡件)、平行工序(射水溶芯、尿素芯、牙套、刺头)

转序方式:前后确认(以接收的整体数据押平) 后工序确认数量,一旦确认如有缺失计入确认人身上,以产品售价进行考核。                                                                                                   生产班次:白班/中班/夜班 三班制

工序设备:射蜡机,电热板,冰水机,催化燃烧,中央空调

设备二维码:开机扫码,结束扫码,从而记录设备运行时间计算人工成本。根据设备时间计算设备折旧额及电费,计入生产成本中,系统自动汇总。

工序工装模具 :蜡模模具、防变形块,记录使用次数、维修记录(与考核挂钩)、字块更换记录                                                                                                                          班组使用的物料及出库分摊:

物料分类:

主料:(162蜡、168蜡、自制蜡、水溶蜡、尿素、脱模剂、石英芯)、

辅料:(油封、密封圈、尘封、气管、气枪等)、

低值易耗:

2:可单独量化/不可单独量化,不能单独量化的物料对应产品时只记录物料名称,月底盘点后按照该物料(上月盘存+本月领用-当月盘存)数量/产品总量(吨/表面积.....=单位用量*单一产品完成量*单价=单一产品实际使用成本,可单独量化不仅需要物料名称同时记录使用量

出库物料分摊至考核的最小单元,物料分摊按照车间班组员工维度的交接台账(数据需要押平,押平关系:上期确认的结余数量+当期的领料数-退库数-当期的实际消耗数=期末结余数,期末结余数需实际盘点确认,多出的没收,少的按照丢失追加考核成本)                                                                                                                                                                                3、领料流程

申购单(领导签字审批--审批通过--采购--入库)领料(领料申请--班长签字主任确认--材料库出库)班组领用(员工填写领用数量班长确认扫产品批次的二维码,录入使用物料数量,计入产品成本项中。                                

1.接收到生产部下达的生产任务,以批次号生成二维码(批次二维码需要包括客户号、名称、规格、材质、状态、单重、投产数、工艺)。2、根据生产任务派单给本车间模具库管理员,管理员扫批次二维码以及相关的模具二维码进行模具准备(按要求换字块、材质、日期),模具出库。

3、班长扫批次二维码,了解到本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各项信息后,设置本次工装器具需要放多少件产品或配件(定容定量),再根据人均效率派单给员工(每个员工有单独且固定的二维码)。员工接收到任务单,扫批次码了解完产品的各项信息后扫相关模具码备用。如果是其他车间或班组来本班组帮忙人员需要多扫一个本班组二维码以确定在本班组帮忙时工资计入帮忙人员名下。 5、完成以上信息录入可以开始扫设备码(需要上一个二维码提供下个最优化的二维码,也就是说上个产品工装器具二维码,扫完后系统建议使用那个设备可以做到质量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化)扫设备码后,要显示车间、班组、本设备名称(套)、本设备配件(型号、数量、备量)、使用频率(当天运行时间)、射蜡区的实时温度、前几次故障时间推算本次故障时间点、设备各项数据(运行状态及过载负荷预警、时间、温度、压力、设备工艺收缩率)提前预警将安全和质量隐患降到最低。 6、 扫完设备码后扫物料码(包含配件),系统可以记忆根据以上组合码(材质,结构,是否加工或全加工)以往数据提示使用过的物料有那些,本次建议使用哪一种物料比较有优势(和导航一样,①以质量核算为主可发生本序费用成本是多少,后序费用成本多少。总体发生成本费用是多少②以降低成本为主可以发生综合费用是多少,后序费用多少,总体发生成本费用是多少③以综合核算为主,本序可发生费用成本多少,后序费用多少,总体可发生多少费用)前期扫码提供的数据是为后期系统智能提示做基础数据支撑做的工作7、以上操作完成后扫设备上的时间码也就是结束码(开始操作前需要扫一下开始时间码)完成扫结束码后,系统根据以上数据连接汇总核算的结果会提示本产品和产品架需要进入哪个 区域哪个架子上。8、当天工作结束完成后扫个人码(下班码),系统可以显示当天的部分工资:  ①计件工资:汇总合计每种产品的计件工时和计件工资  要有当天的计件工资也要体现28-27号前当天的累计计件工资 2、成本工资:应该消耗物料量—当天实际使用量=当天浪费或节省物料量*当期物料实时单价。应消耗量是以往数据每平方米用量*当天操作产品表面积之和,实际消耗量就是当天实际使用的物料量。  非单独量化物料是要按运行一段时间后的平均数作为考核成本工资,也就是系统要显示(当天应消耗量-当天实际使用量)*当期实时物料单价=当天成本工资, 另一个要显示本月累计应消耗量-本月累计实际使用量  1-本月累计应消耗量—1-本月累计实际消耗量。

工艺参数:工艺参数的内容(温度、湿度、压力、时间) 需要自动获取

  获取方式:传感器/扫设备码人工录入质量控制:自检互检,下序检验上序

1、扫托盘码是以实际数量为准转至下工序,下工序接收人确认产品的名称、材质、批次号、数量的准确性,任何一项错误可不接收,准确后再接收,如果确认后再出现任何问题责任在于确认人,本工序产生的废品也必须填入,否则下工序接收时数量不对不会接收,以此确保数量的准确性。

2、下工序接收是需要确认本批次是否完结,如果有差数,是何原因导致,责任在谁,系统会自动压平数据,未解释原因的本批次完结不了,结算不了工资,或者强制完结后差数会自动计入本人的质量考核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3、下工序接收后发现有瑕疵,废品责任可归属于上工序。

周转工装器具:周转工位器具名称,定容定置定量、二维码

产品状态存放区域:车间内需要区域码、盛放托盘的架子码。

  1. 是否需要二维码

生产批次二维码  人员的二维码   工序二维码    设备的二维码    工位器具的二维码                             物料的二维码   时间二维码   模具二维码      完工后存放的区域二维码

3. 提供数据的对象

   ERPMES同时提高、MES采集数据    

4.押平关系

生产数据押平:工序交接的产品产品流转日结单交易数量=领料数-完工成品数量-工费数量-退料数量-在制数量=0当不能为0时,对于当小于0时系统自动确认不得录入,对于当大于0时系统自动确认为丢失按照丢失价格确认责任人和损失);                                   消耗的物料数据押平:上期确认的在制数+本期领料数-本期消耗数=本期在制数(经盘点确认);                                                                                                                               工作时间押平:当日出勤时间=每一种产品的工作时间的和+其他工作时间。                                                                                                                                            考核交接责任人:1.班组长接收。2.下一道工序工人接收。3.没人接收(不允许出现无人接收,系统默认:48小时以内提醒班组长安排给下序或个人,超过48小时默认班组长接收,数据的保管责任归班组长)

可操作性押平:           

5.多流程的不同采集方式(在采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可能的产品的流程均在采集范围内)

MES 采集:扫二维码关联产品、人、设备、物料、工位器具,人工录入相关产品各种状态的数量,物料的数量、称重交接的可自动获取称重数据、,数据押平后提交,

人员MES:车间、班组、姓名、工龄、工号、几级工、历史记录(擅长什么类产品、擅长操作的工序)

设备MES:车间、班组、本设备名称、本设备配件(型号、数量、备量)、使用频率(当天运行时间)、前几次故障时间推算本次故障时间点、设备各项数据(运营过载负荷、时间、温度、压力、设备工艺收缩率、储蜡缸温度、蜡缸温度、射嘴温度、冷却缸温度)提前预警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物料MES:车间、班组、物料名称、物料规格型号、原料供货商(含供货龄)、检测数据结果(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配比)、物料应用量,班组存储量、库房存储量、物料有效期、

产品MES:车间、班组、批次、客户号、名称、规格、材质、单重、数量、定额、类别、状态、工艺(实时工艺流程及参数)、上序各项接收数据、显示以往批次废次品(废品缺陷原因数量、次品缺陷原因数量做到提前记忆预警)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工装器具MES:车间、班组、工装器具名称、数量、状态、区域(提示加工前后的放置)、

时间MES:车间、班组、准备时间、加工开始时间、加工结束时间、关联产品码显示以往加工时间、吃饭生理时间、工艺时间到期提示预警

区域MES:车间、班组、加工区、待转区、冷却区、类别区(样品及工艺试验、量产、加急等分类)、

质量检验MES:质检员在检验蜡件时,(能提供历史出现过的质量问题)扫描蜡件上的条形码,输入检验结果,系统记录检验数据,如尺寸、外观、缺陷等,并判定蜡模是否合格。

6.支撑的考核结果(人的维度)

  支撑员工人的工时工资、成本工资、质量工资的核算和考核;支撑员工的完成率、清场率的核算考核支撑员工人的工时工资、成本工资、质量工资的核算和考核;支撑员工的完成率、清场率的核算考核

1.工时工资:每一种产品在每一道工序生产后转出交接经后工序确认的合格数量×计件单价+丢失数(接收数-废品数-完工交接确认数-退料数)数据押平的差×产品的前工序购买价格】

2.质量工资【质量废品(允许工废废品数量-实际工废废品数)×(产品的工序购买价格-产品的钢料残值)×奖罚比例+质量优/次品(允许返修数量-实际返修数量)×每件产品的清理成本×奖罚比例30%

成本工资【(交检确认数量×每件产品允许的物料和电费成本±由于质量优异常的成本影响变化额)-实际的物料和电费成本】×30%+其它工资

零活工资:开始时间,操作内容,结束时间。

需要有个提醒功能:计件工资定额上下浮动10%,质量成本工资:上下浮动10%,物料成本工资:上下浮动10%

7.支撑的结果(产品的维度)

   给排产系统提供实时监控数据、统计产品的完成率、生产新的定额与老定额比较确定定额的先进性、对产品进行内部定价,与实际销售价格比较核算产品的实际利润、                                                                           

8.支撑相关人员的考核

  支撑对班组长、车间主任的绩效考核

首先我对该部分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归纳

 

1. 工序与工作流程

 

  • 工序描述:详细说明了不同工序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比如射蜡件的模具准备、操作时的安全事项、产品缺陷检查等。
  • 交接点:定义了不同工序间的交接规则,确保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并记录交接数据。
  • 生产BOM清单:用于分解自制产品的生产计划,指导配件采购和领用。

 

2. 设备管理

 

  • 设备二维码:通过扫码记录设备的运行时间,以便计算人工成本、折旧费及电费。
  • 工装模具管理:跟踪模具的使用次数和维修记录,以优化生产和维护。

 

3. 物料管理

 

  • 分类管理:区分主料、辅料和低值易耗品,并根据是否可量化来决定记录方式。
  • 出库分摊:按照车间、班组和员工维度进行物料分摊,确保成本准确计入。

 

4. 领料流程

 

  • 申购单和领料申请:包括领导审批、采购入库、领料申请等步骤。
  • 批次号生成:每个生产任务都生成唯一的批次二维码,包含客户信息、规格等。
  • 模具和设备准备:通过扫描相关二维码准备模具和选择最合适的设备。

 

5. 数据押平关系

 

  • 生产数据押平:确保工序间的产品流转数量准确无误。
  • 物料消耗押平:跟踪物料的领用和实际消耗量。
  • 工作时间押平:保证每位员工的工作时间得到正确记录。

 

6. 质量控制

 

  • 自检互检:在工序之间实施质量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 下序检验上序:下一工序负责检验前一工序的产品质量。

 

7. MES系统集成

 

  • 多流程采集:MES系统用于关联产品、人员、设备等信息,自动获取称重等数据。
  • 支撑考核结果:基于MES数据对员工的工时工资、成本工资、质量工资等进行核算和考核。

 

8. 提醒功能

 

  • 浮动提醒:对于计件工资、质量成本工资和物料成本工资设置上下浮动提醒,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策略。

 

这个系统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并支持精确的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同时,它也强调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这对管理层决策至关重要。

 

posted @ 2024-12-29 22:21  平安喜乐×  阅读(6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