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核心目录说明
以下是 Linux 主要目录的表格形式说明,涵盖目录路径、全称、功能及典型示例:
| 目录路径 | 全称(常见含义) | 主要功能 | 典型示例文件 / 子目录 |
|---|---|---|---|
/ |
Root(根目录) | 整个文件系统的起点,所有目录和文件均挂载于此 | 所有子目录(如 /bin、/etc 等) |
/bin |
Binary(二进制文件) | 存放系统必备的基础可执行命令,所有用户可使用,单用户模式下也能运行 | ls(列出目录)、cp(复制文件)、mkdir(创建目录) |
/sbin |
Superuser Binary | 存放系统管理命令,通常仅 root 用户可执行,用于系统配置和维护 | reboot(重启)、ifconfig(网络配置)、fdisk(磁盘分区) |
/etc |
Editable Text Configuration(可编辑配置文件) | 存放系统和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多为文本格式) | /etc/passwd(用户信息)、/etc/fstab(挂载配置)、/etc/hosts(本地域名解析) |
/usr |
Unix System Resources | 存放用户安装的应用程序、共享资源等,类似 Windows 的 Program Files |
/usr/bin(用户命令)、/usr/lib(程序库)、/usr/share(共享数据) |
/home |
Home(用户主目录) | 普通用户的个人目录,每个用户在此有独立子目录(如 /home/username) |
/home/alice、/home/bob(用户个人文件、配置) |
/root |
Root(管理员主目录) | root 用户的个人目录(区别于根目录 /),普通用户无访问权限 |
root 的个人文件、配置(如 .bashrc) |
/var |
Variable(可变数据) | 存放动态变化的文件(如日志、缓存、数据库等) | /var/log(系统日志)、/var/www(网页文件)、/var/cache(缓存) |
/tmp |
Temporary(临时文件) | 存放临时文件,系统重启后通常会清空 | 程序运行中生成的临时缓存、会话文件 |
/dev |
Device(设备文件) | 以文件形式表示的硬件设备(如磁盘、键盘、打印机等),供系统与设备交互 | /dev/sda(第一块硬盘)、/dev/tty(终端设备)、/dev/null(空设备) |
/proc |
Process(进程) | 虚拟文件系统,存放当前运行进程的实时信息和系统内核参数(内存中动态生成) | /proc/cpuinfo(CPU 信息)、/proc/meminfo(内存信息) |
/sys |
System(系统) | 虚拟文件系统,用于内核与用户空间交互,展示硬件设备和驱动的信息 | /sys/class/net(网络设备信息)、/sys/devices(设备列表) |
/lib |
Library(库文件) | 存放系统和程序运行依赖的共享库(类似 Windows 的 .dll 文件) |
libc.so(C 语言标准库)、libpthread.so(线程库) |
/usr/lib |
User Library | 存放用户安装的应用程序依赖的库文件,与 /lib 功能类似但针对非系统必备程序 |
第三方软件的库文件(如 Python 库、Java 库) |
/mnt |
Mount(挂载点) | 临时挂载外部设备(如 U 盘、移动硬盘)的目录 | /mnt/usb(挂载 U 盘)、/mnt/cdrom(挂载光盘) |
/media |
Media(媒体) | 自动挂载的可移动设备目录(如插入 U 盘后自动挂载到此) | /media/user/USB-Drive(自动挂载的 U 盘) |
/opt |
Optional(可选软件) | 存放用户自行安装的第三方软件(如商业软件、大型应用) | /opt/google(谷歌软件)、/opt/mysql(MySQL 数据库) |
/boot |
Boot(启动) | 存放系统启动相关文件(内核、引导程序等) | vmlinuz(内核文件)、grub(引导程序配置) |
以上目录是 Linux 系统的核心结构,不同发行版(如 Ubuntu、CentOS)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整体框架一致。理解这些目录的功能有助于高效管理 Linux 系统。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