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社会优先于个人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3.4 CSS预编译和PostCSS

CSS

  • cascading style sheets 层叠样式表
  • 用来给html增加样式,是一种标记类语言
  • 1994年,哈肯首次提出css
  • 1996年,w3c推出了一个正式的版本
  • 1998年,推出第二个版本
  • css3 1999就被提出,但是20年后才发布

CSS的缺陷

  • 是浏览器可以识别的唯一一个可以编写样式的语言
  • 初衷是为了弥补html原生样式的不足
  • 浏览器实现方案不统一,css兼容很麻烦
  • css的弱编程能力,不支持嵌套,运算,变量,复用
  • W3C开始有意加强css编程能力,从CSS3引入的cal()以及处于草案阶段的var()

CSS预编译器

  • 原理:提供便捷的语法和特性供开发者编写源代码,随后经过编译工具转化为CSS语法,类似babel
  • 最早的编译器,是2007年ruby on rails 社区的sass。其他也流行的是,less,stylus
  • 优点:增强编程能力,增强源码复用性,增强源码可维护性,便于解决兼容性
  • 核心功能:嵌套,变量(编程能力),mixin/继承(复用),运算(编程能力),模块化(复用和维护性)
  • 缺点:不能在任何浏览器中运行

PostCSS

  • 配置编译器需要兼容的浏览器版本,经过编译将源码转化为目标浏览器可以使用的CSS代码
  • 不能完全弥补CSS缺陷,目前普遍的方案是将CSS预编译和PostCSS综合在一起
posted on 2022-03-20 18:46  社会优先于个人  阅读(63)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