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ard  

嵌入式之原理图与PCB制作

1 PCB(印刷电路板) 介绍

2 嘉立创EDA安装和配置

EDA:工程命名:一般是 名称加-版本号(v0.0.1)_日期

3 PCB 快速入门

3.1 原理图绘制

1. 搜索元器件 (Shift+F 或者底部“库”菜单)
2. 放置元器件
3. 元器件摆放
4. 连线 (快捷默认 Alt+W,改为 W)
5. 翻转、调整
6. DRC检查

绘制单位:

  • 密尔(mil),是英美的长度单位。

    1mil = 1/1000英寸(inch)

    1英寸(inch) = 2.54厘米(cm)

    1mil = 0.00254厘米(cm) = 0.0254毫米(mm)

3.2 PCB 绘制

1. 从原理图生成PCB
2. 元器件位置摆放
3. 绘制边框,建议单位是mm
4. 连线(快捷默认 Alt+W,改为 W)
5. 网络名称(类似于隧道,GND)
7. 飞线(又名:跳线):PCB上,应连未连的线
6. 铺铜(一般GND连接大片铜区域)(快捷键 T、B 分别是正面和反面)
7. 重绘铺铜区域
8. 重新分配位号

注:过孔原因:由于导线在正面太多,放不开

贴片无法使用过孔连接

IN4007:二极管

4 使用技巧

1. 批量扇出网络标签名
   适用于多引脚的元器件,在原理图中,先选中元器件,右键菜单“批量扇出网络标签名”
   
2. 铺铜后仍然有GND飞线
   原因:引脚的顶层和底层都有孤铜
   解决方案:顶层和底层孤铜面积不同,通过打孔;如果打孔也无法解决,需要重新布线
   
3. 导入图片(logo)
   PCB中导入图片(可以放在 顶层、顶层丝印层、顶层阻焊层;顶层装配层【这个上面的是无法显示的,会被铜覆盖】)
   
4. 盲埋孔
   通孔:从顶层一直到底层
   盲埋孔:不是通孔的孔,顶层到内层、或底层到内层、或内层之间,只有二层以上的板才会出现盲埋孔
   
5. 泪滴 
   导线到焊盘、直角(T型导线连接)才会添加泪滴;
   目的:让连接更平滑

5 自定义器件库

5.1 创建元件和绘制符号

1. 标准模式下操作
2. 专业模式下操作

5.2 绘制封装图

1. 手绘
2. 使用引导绘制

5.3 关联器件和封装

6 常见封装规格

1. 常见芯片(单片机)封装规格
   DIP	——直插(芯片引脚)
   QFP	——贴片式(芯片引脚4面)
   SOP	——贴片式(芯片引脚2面)
   QFN	——贴片式(四周、中间有焊盘)
   BFA	——贴片式(焊盘完全在芯片底部、是圆球状的)  -大多手机芯片都是这种封装(方便接收信号)	
2. 常见贴片式电阻电容封装规格
				——一种尺寸代码是由4位数字表示的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代码,前两位表示电阻的长度,后两位表示电阻的宽度,以英寸为单位。【英制代码】
eg:
   0603
   0805
   1210

7 原理图和PCB练习

案例

1. 可调电阻
2. 独立按键
3. 38译码器
4. 245信号放大器
5. PWM方波

芯片

1. 74HC138N	芯片
   38译码器芯片
   
2. 74HC245 芯片
   驱动器/电流缓冲器/总线收发器
   
3. LM358 芯片
   运算放大器
posted on 2024-04-28 20:07  岌岌无名  阅读(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