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IPALS 算法

Step1:对原始数据X和Y进行中心化,得到X0和Y0。从Y0中选择一列作为u1,一般选择方差最大的那一列。

注:这是为了后面计算方便,如计算协方差时,对于标准化后的数据,其样本协方差为cov(X,Y)=XTY/(n-1)。

Step2:迭代求解X与Y的变换权重(w1,c1)、因子(u1,t1),直到收敛

step 2.1:利用Y的信息U1,求X的变换权重w1(w1实现有X0到因子t1的变换,t1=X0*w1)及因子t1。从而将X0的信息用t1来近似表达。

            image_thumb[68] (2.1)

           image_thumb[69] (2.2)

           image_thumb[70] (2.3)

Step2.2:利用X的信息t1,求Y的变换权重c1(c1实现有Y0到因子u1的变换,u1=Y0*c1),并更新因子u1。从而将Y0的信息用t1来近似表达。

            image_thumb[72] (2.4)

            image_thumb[73] (2.5)

     image_thumb[75] (2.6)

Step2.5:判断是否已找到合理解

           image_thumb[76] (2.7)

         若image_thumb[78]<阈值(如image_thumb[79])则继续下面步骤;否则,取image_thumb[81],返回step2.1。

注:

1)以上过程的意义及其收敛性的直观分析

     a)公式2.1,实际上求解了由Y的因子u1到X的回归模型的系数image_thumb[99],公式2.2与2.3将X映射为第一个因子t1。

     b)同理,公式2.4,实际上求解了由X的因子t1到Y的回归模型的系数,公式2.5与2.6将X映射为第一个因子t1。

      c)这里交替建立X与Y直接回归关系的方式,通常会很快收敛。

2)w1与c1的其他求法。[2,3]中已经证明以上求解过程收敛后找到的解w1与c1可以利用矩阵分析方法找到

     a)特征值分解方法(Eigen Value Decomposition):w1是image_thumb[100]的最大特征值的单位特征向量,c1是image_thumb[101]的最大特征值的单位特征向量,

     b)SVD分解法(singular vector decomposition):w1和c1分别于对X0TY0进行SVD分解获得的第一对左奇异向量(left singular vector)和右奇异向量的单位

向量。

Step3:求X与Y的残差矩阵

step 3.1:求X的载荷(X-loading)p1(p1反映X0与因子t1的直接关系,image_thumb[84]

        注:前面求得X的变换权重w1是由X0到t1的关系,此处的p1是由t1到X0的关系。而且,由于后续的Wi(i>1)是根据Xi的残差求得的,因此它无法反映T到X0的关系。所以,才要求出P以直接反映T到X0的关系)

                 image_thumb[85] (2.8)

        p1求解公式的推导如下

a)前面已求出t1,现在希望用t1来表达X0,建立回归模型

image_thumb[37]

b)模型不能表达的信息即为X0的残差矩阵X1。

image_thumb[43]

c)上式的关键是求p1,其求解公式推导过程:对image_thumb[39]转置得image_thumb[40],两边右乘t1有image_thumb[41],从而有

image_thumb[42]

注:p1代表因子t1在X上的载荷(loadings),它反映了原始变量X与第一个因子向量t1间的关系。

step 3.2:求X0的残差X1。此残差表达了u1所不能反映的X0中的信息。

image_thumb[94] (2,9)

step 3.3:求Y的载荷(Y-loading)q1(q1反映Y0与因子U1的关系,image_thumb[87]

image_thumb[88] (2.10)

step 3.4:建立X因子t1与Y因子u1间的回归模型image_thumb[90],用t1预测u1的信息。

image_thumb[91](2.11)

step 3.5:求Y0的残差Y1。此残差表达了X因子t1所不能预测的Y0中的信息

image_thumb[96](2.12)

注:这里利用image_thumb[98],建立t1与Y间的关系。

Step4:利用X1与Y1,重复上面步骤,求解下一批PLS参数(因子、转换权重、载荷、回归系数等)。

在这个算法中,当一个因子计算出来后,进一步计算出X(及Y)的残差。下一个因子是从当前残差矩阵计算出来,因此PLS模型参数(因子scores,loadings, weights)与最初的X0无关,而是与残差有关。

 

2 NIPALS-PLS 参数的理解

1)变换权向量w

                    image

在第二轮及以后的计算过程中,权向量wa将残差Xa-1变换为因子得分ta,而不是对原始预处理后的数据X0直接进行变换,这阻碍了对于因子的有效解释实际上,权向量在PLS回归模型中的解释中用处不大。

2)构建X0到T直接联系的权向量R

                  imageimage

PLS算法执行完成后,我们得到所有的因子t,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建立原始数据X0与其之间的转换权重矩阵R。其实R就是由X0到T的回归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image

 

3 NIPALS-PLS 的预测过程

当完成PLS模型构建后,我们得到的PLS模型参数包括:

1)转换权重:W(X-weights),C(Y-wights)

2)因子得分:T(X-factor scores),U(Y-factor scores)

3)载荷:P(X-loadings),Q(Y-loadings)

 

当来了一条新数据image,其预测计算过程如下

1)预处理:image。注:预处理方法与建模时保持一致,这里公式采用中心化处理方法。

2)依次求出求image的各因子和残差

              image

             image

3)计算预测值

            image

上面是由T到Y预测值的回归方程,而不是由X0到Y预测值的回归方程。如果在PLS建模过程中获得第2节中介绍的可将X0直接转换为T的权重R,那么就能获得一个针对X0的更直接的回归公式。

                                  image,回归系数image

参考文献

[1] S. de Jong. SIMP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 18:251–263, 1993.

[2] R. Manne. Analysis of Two Partial-Least-Squares Algorithms for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 2:187–197, 1987.

[3] A. H¨oskuldsson. PLS Regression Methods. Journal of Chemometrics, 2:211–228,1988.

[4]

posted on 2013-10-30 10:02  Tony Ma  阅读(19702)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