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据库(DB):是一个以某种有组织形式存储数据的容器 DBMS:数据库操作系统 二者之间的关系:数据库是通过DBMS创建和操作的容器 表(table):指某种特定类型数据的结构化清单 列(column):表中的一个字段,所有表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列组成的 行(row):表中的一个记录 主键(key p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15 18:01 PC、yu 阅读(14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斐波那契数列 例: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10位 def fibs(num): result = [0, 1] for i in range(num-2): result.append(result[-2] + result[-1]) return result print(fibs(10)) # [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13 17:49 PC、yu 阅读(12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冒烟测试: 冒烟测试的由来是电路板测试,电路板焊接完成之后会插电进行测试,如果电路板冒烟了,说明它是不合格的。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对主功能进行测试,如果测试通过,可以进行系统测试。把它理解为一次流程的开关,通过了就继续,不通过就返工。 回归测试: 测试提出的bug被修改后再次验证的过程。 参考链接:h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11-06 17:31 PC、yu 阅读(21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LeetCode的第一题:两数之和,给定一个整数数组nums和一个目标值target,要求在数组中找出和为目标值的两个整数,并返回它们的下标值。 代码如下: 加油,共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18 20:09 PC、yu 阅读(14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选择排序算法的核心是找到数据中的最小值放置到第一位,接着找到第二最小的值并放到第二位,以此类推。代码演示如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18 17:34 PC、yu 阅读(11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冒泡排序的核心就是比较相邻的两个项,如果第一项比第二项大,则交换它们,以此类推元素向上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就像气泡冒出的感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1,5,8,3,2这五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代码如下: 若要实现从大到小的排列,只需将 if (arr[ j ] > arr[ j + 1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18 14:46 PC、yu 阅读(27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轮播图在页面中很常见,十分的重要。今天特此练习下。代码如下: 功能该做的都做了,但代码还不够精简,水平有待提高。哈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07 22:46 PC、yu 阅读(32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今天看学习视频,温习了这部分知识,特此记录下来。 JS中的数据类型分为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基本类型有String、Number、Boolean、Null和Undefined,引用类型有Object、Array、Data、RegExp、Function等。基本类型的值是简单的数据段,引用类型的值指的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06 23:44 PC、yu 阅读(32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选项卡在页面中很常见,今天学习了下,记录下来。代码如下: 效果如下: 这里只是简单记录,代码还不够精简,见谅。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05 22:48 PC、yu 阅读(5530)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 今天温习了js的面向对象的知识,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一次总结。 首先是要理解对象和类。对象可以理解为一个具体的实物,比如一个人。而人有吃饭、睡觉等特性,把具有相同特性的对象进行分类,例如人类。对象和类的关系就是对象是类中某一具体的个体,类是许多具有相同特征对象的抽象。 对象由属性和方法组成,通常在编程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8-04 22:01 PC、yu 阅读(170)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