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性能指标
APP性能指标的详细因平台(Android/iOS)、应用类型(工具类、社交类、游戏类等)及用户场景不同会有差异,但行业内有一些通用的参考标准和阈值,以下是核心指标的详细参数说明:
一、启动性能
1.冷启动时间:
标准阈值:≤3秒(用户可接受范围),优质体验需≤2秒。
细分阶段:
1.进程创建→Application初始化:≤500毫秒。
2.首页布局加载→可交互:≤1.5秒(从点击图标到用户能操作)。
2. 热启动时间:≤1秒(后台唤醒后快速响应,理想状态≤500毫秒)。
二、页面加载性能
1.首屏加载时间:
无网络(本地页面):≤1秒。
有网络(3G环境):≤3秒;4G/WiFi环境:≤2秒。
核心内容可见时间:首屏关键信息(如标题、主要图片)需≤1.5秒(优先显示“骨架屏”或占位符)。
2.页面切换时间:≤300毫秒(页面跳转无明显延迟感)。
3.H5页面加载:首次加载≤3秒,二次加载(有缓存)≤1秒。
三、响应性能
1.操作响应时间:
即时反馈(如按钮点击变色):≤100毫秒。
功能响应(如表单提交、按钮触发动作):≤300毫秒(用户无等待感)。
复杂操作(如数据筛选、文件上传):需显示加载动画,总耗时≤3秒(超过需提示预估时间)。
2.滑动流畅度(FPS):
标准:≥50FPS(无明显卡顿),理想状态60FPS(每帧渲染≤16.67毫秒)。
卡顿率:单页面滑动中,掉帧(FPS<30)次数占比≤5%。
四、资源占用
1.内存占用:
普通应用(非游戏):
Android:后台时≤100MB,前台运行≤200MB(视手机内存,低配置机型需更低)。
iOS:前台运行≤150MB,避免触发系统内存警告(Memory Warning)。
游戏类应用:根据画质调整,高清游戏前台≤500MB,避免频繁触发内存回收。
2.CPU占用:
前台运行:≤20%(持续高占用会导致发热),峰值≤40%(短时间操作,如动画渲染)。
后台运行:≤5%(避免后台耗电)。
3.流量消耗:
非WiFi环境:单次启动(不含大文件下载)≤5MB,后台静默消耗≤100KB/小时。
需明确提示用户:单次操作(如下载图片、视频)超过10MB时,建议弹窗提示。
4.电量消耗:
前台连续运行1小时:耗电量≤10%(基于满电状态,不同手机电池容量有差异)。
后台待机:24小时耗电量≤2%(避免频繁唤醒网络、定位)。
五、稳定性
1.崩溃率(Crash Rate):
标准:≤0.5‰(千分之0.5),即每1000次启动崩溃不超过0.5次。
核心场景(如支付、登录):≤0.1‰,避免关键流程崩溃。
2.ANR率(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
Android:≤0.1‰(操作后5秒无响应的概率)。
iOS:类似概念为“无响应(NR)”,需≤0.05‰,避免用户强制退出。
3.异常率:包括接口错误、数据解析失败等非崩溃异常,需≤1%(每100次操作异常不超过1次)。
六、网络性能
1.接口响应时间:
普通接口:≤500毫秒(2G环境可放宽至1秒)。
复杂接口(如数据聚合):≤1.5秒,超过需显示加载动画。
2.接口成功率:有效网络下,接口请求成功的比例(如≥99.5%),失败需有友好重试机制。
3.超时率:接口请求超时(如10秒未响应)的概率≤0.5%。
4.缓存命中率:重复请求的缓存复用率≥80%(减少重复网络请求)。
5.首字节时间(TTFB,Time To First Byte):用户发起请求到收到服务器第一个字节的时间,反映网络连接和服务器响应速度,理想值≤300毫秒(4G环境)。
6.弱网/离线性能:
弱网(2G/3G)下的页面加载成功率(≥80%)、操作响应时间(≤5秒)。
离线状态下的功能可用性(如缓存内容访问、本地操作记录)。
七、交互体验指标
1.手势响应精度:如滑动返回、多指操作的识别准确率(≥95%),避免误触或识别失败。
2.动画流畅度:过渡动画、加载动画的帧率(≥50FPS),避免卡顿或掉帧导致的割裂感。
3.输入体验:键盘弹出/收起的响应时间(≤200毫秒)、输入内容的实时联想/纠错延迟(≤100毫秒)。
八、后台任务处理与恢复性能
1.后台保活能力:APP在后台运行时被系统杀死的概率(如后台存活≥30分钟的比例≥90%),避免用户切换回来需要重新启动。
2.状态恢复速度:APP从后台切换到前台后,恢复到之前操作状态的时间(如≤1秒),避免页面刷新或数据丢失。
3.后台任务完成率:如消息推送、数据同步等后台任务的成功执行比例(≥95%),避免用户错过关键信息(如社交消息、订单通知)。
4.后台任务延迟时间:非实时性后台任务(如日志上报、缓存清理)的执行延迟(≤5分钟),既不影响前台体验,也能保证任务最终完成。
九、安装与更新性能
1.安装时间:从点击安装到可打开APP的时间(≤10秒,针对50MB以内的安装包)。
2.更新包大小:增量更新包体积(如≤原包的30%),减少用户下载时间和流量消耗。
3.更新成功率:自动更新/手动更新的成功比例(≥99%),失败需有清晰的错误提示和重试引导。
十、兼容性指标
1.机型适配率:在主流机型(覆盖目标用户90%以上机型)上的功能正常运行率(≥99%),避免特定机型出现性能问题(如某品牌手机上的高崩溃率)。
2.系统版本兼容性:对主流系统版本(如Android 10+、iOS 14+)的适配完整度,功能/性能无明显差异。
十一、安全相关性能指标
1.加密/解密耗时:如用户密码加密、数据传输加密的处理时间(≤300毫秒),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不拖慢操作流程(如登录、支付环节)。
2.安全校验响应:如验证码验证、指纹/面容识别的响应时间(≤1秒),避免安全验证成为体验瓶颈。
十二、多任务切换性能
1.切换恢复一致性:APP在手机多任务切换(如从A应用切到B应用再切回A)时,页面状态、数据的一致性(≥99%),避免数据丢失或页面错乱。
2.切换响应速度:从多任务列表切换回APP的唤醒时间(≤500毫秒),与热启动体验衔接。
十三、低配置设备适配指标
1.低配机启动时间:在内存≤4GB、处理器中低端的设备上,冷启动时间≤4秒(较主流设备适当放宽,但需保证可用)。
2.低配机资源控制:在低配设备上,自动降低画质(如图片分辨率)、减少后台任务,确保内存占用≤150MB,避免频繁闪退。
抄自于:https://mp.weixin.qq.com/s/EUKcXD3KLsV5Y-3PRiidPw
"一劳永逸" 的话,有是有的,而 "一劳永逸" 的事却极少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