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2

《构建之法》是一本讲软件工程的书,但又不是一本传统的软件工程的书。先说下本
书的几个特点:
1、接地气,不枯操,有很多生动的例子:
2、沿用了《移山之道》里面的人物虚拟场景,对于之前看过《移山之道》的朋友来
说会觉得特别熟悉;
3、不按常理出牌,以独特的视角让阅读者能全面了解企业软件开发的过程。
记忆中大学是软件工程课上每次都是老师念PPT,一学期结束唯一记住了的就是瀑布
模型。没有项目实践、没有编码。除了瀑布模型里的那几个阶段的概,念,还是不知道
软件工程到底有什么用。所以当看到《构建之法》这本书的时候,有种相见恨晚的感
觉。
在本书的前言部分的课程安排建议、师生关系的比喻以及八条建议直接吸引我将该书
看下去。
1、课程安排不仅可以对老师和助教提供参考,其中提到的很多在实际软件开发中的
工具和方法论,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举个例子,最近半年面试了很多应届
生,大多都没有用过源码管理工具,知道Gt或使用过Github的更是寥寥无几。我想
他们如果有幸读到这本书的话,肯定也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2、师生关系的比喻最终说明一个道理,学习要有主观能动性,记得小时候母亲经常
教导我,要将老师”要我学"变成我们自己”我要学”,这样才能提高成绩;
3、八条建议是对老师和助教的建议,我倒觉得学生从中也能反推自己应该如何来进
行学习。
我理解的软件工程是:利用合适的工具、手段、方法快速、高质量地完成软件开发的
过程。而我们学过的软件工程都是自顶向下的,从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到最
后的交付。当年在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任何编程经验,所以那些
理论知识很难理解的很透彻。
在《构建之法》中恰恰是按照最容易理解的步骤,从开发测试、开发人员成长、团队
管理一直讲到需求分析、设计以及用户体验等。先让我们知道开发为何物,每个人都
有了编码实践的经验后再一步步到需求分析、设计就会理解的更透彻。
一本好书除了本身的内容外,还需要引发读者思考,能驹够学习到更多的扩展知识。
记得之前网上有人回答怎样找到一本好的技术书时说过:
"在一本经典的书籍上找找所参考的书籍或引用的书籍,大致都还不错。”
我认为还是挺有道理的。《构建之法》的正文以及练习与讨论中有大量有价值的引
用,这些内容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更广的知识,练习中大量的习题如果都能驹够独立思
考并想办法解决的话,对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会有很大提升。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技术书、一本可以教会我们怎样去故好一名合格软件
工程师的书、一本无论是对在校学生还是一线软件工程师都会受益的书、一本很适合
阅读电子版的书。本书内容很多,我也只是选了几个我认为还比较重要的视角进行了
阐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posted @ 2022-05-27 07:57  open520  阅读(2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