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奇迹——读书笔记

第一章

  1. 平衡工作和生活是一个伪命题,唯有在短时间内采用不平衡的方式才能达成目标,之后只需要较少的努力就可以维持成果

  2. 抱怨工作的繁忙只会让我们失去自我掌握的感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不在于自己有多忙,而是没有坦然接受自己的处境

    当前的处境要么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要么是自己任其发展形成的,因此,确实没有什么是值得抱怨的

  3. 我们之所以将清闲当做终极目标,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认为自己忙于工作是人生的失败的表现,却没有意识到工作是一种享受人生的方式

  4. 我们执着于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做到了什么,一厢情愿的以为没闲着就是工作,如果付出和努力打水漂也会用错误的满足感来安慰自己,然而成功人士宁愿根据成果而不是花费的时间来获得报酬

    忙碌并不是美德

第二章

  1. 世界上并不存在时间管理,只存在自我管理
  2. 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扪心自问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3. 当前的时间管理理论有两种思路
    1. 提高效率,在短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
    2. 永不停歇的调整任务的优先级,例如时间管理优先矩阵

我可以凭借速战速决得到生活中的一切吗?还是说可以另寻他法?

第三章

  • 在优先级矩阵中,我们常常因为紧急且重要的事情而放弃非紧急但重要的事情,从而忽略非紧急但重要事情的长远意义

  • 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当下重要的事情,也要考虑将来重要的事情

  • 全书核心论点

    把今天的时间分配给那些明天创造更多时间的事情,你的时间就可以倍增

    未雨绸缪

  • 如何分配时间不仅关乎逻辑,更关乎感情

  • 把自尊和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之上,会模糊你对成功的定义。在你想办法取悦他人的同时,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压力和焦虑。

第四章 忽略

  • 完美并不意味着再没什么东西可增加,而是再没什么东西可删减

    将不必要的事情从人生中消除

  • 有时之所以纠结于琐事,只是为了满足所谓有始有终的虚荣罢了

  • 我们应该关心任务的结果,而不是任务本身

    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事情就是高效地完成多余的任务

  • 完全没有必要的事项(建议)

    • 再决策

      每个人都知道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再三评估一个早该完成的决策

    • 看电视、玩游戏、刷视频、听音乐

    • 非必要的会议

    • 冗长的电子邮件

    • 非必要的改变

      在改变前请自问”这个改变可以为我创造时间吗?“,如果不能还是保持原样吧;

      但不要畏惧改变,反而应该乐于改变来为明天节省时间;

    • 间歇性变动

      工作时切忌中断,事情之间的切换需要身体和大脑的适应,这是导致我们浪费时间的主要原因之一

    • 针锋相对的电子邮件/留言

      永远不要在电子邮件中发表反对意见,电子邮件无法传递的你的语气,如果破坏你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得不偿失。如果有意见或建议,最好当面商量(电话/语音)

    • 帮别人完成任务

      永远别插手别人的事情

    • 八卦

      八卦指“向无关人员抱怨或碎碎念任何事情”,请今天改变这个习惯

    • 分享观点

      别再自作多情的废话连篇,节省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吧

    • 不可理喻的人

      远离充满负能量的人

    • 过多的考虑未来

      最浪费时间的行为,建立一个时间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你应该把关注点转移到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思索要不要做;

    • 解释

      当某人提出某个议题、创意、挑战或状况时,不要浪费时间听他们解释,叫他们直接展示给你;

      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 非必要的复核

    • 定制化

      不要浪费时间在只能派上一次用场的东西,应该做能够重复产生作用的工作

    • 扮演活雷锋

      扮演活雷锋能够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和奉献精神,但是也会导致我们严重分心和耽误工作

  • “我每偷懒一秒,我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就少一秒,我永远不会去做这种事”

    学会说不,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说好

第五章 自动化

  • 复利效应

    快速估算复利方法,资金翻番所需时间等于 \(72/年利率\),例如10%的年利率需要7.2年翻番

  • 自动化系统,主动创造时间

    利用工具或制度来减少时间和情绪消耗

  • 创造时间的自动化事项(建议)

    • 常见问题

      制作团体知识库或者问题清单

    • 无意义的再创造

      组织内缺少高效的知识传播系统,或数据研究工具,导致浪费时间的创造已经存在的事务

    • 尝试在线支付

    • 数据同步备份

      建立数据同步备份系统

    • 后续客户跟进

    • 在线学习

    • 多媒体记录

    • 代销直供

@TODO 寻找自动化项目推进系统

第六章 委托

  • 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在犯错中成长的权利

  • 学会委托他人完成工作,并接受他人的不完美或错误

  • 领导力不是说确保把事情做好,而是借助他人之力把事情做好

  • 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借助他人完成事情

    例如司机、律师、会计师、财务规划师、保险代理人、厨师、保姆等

第七章 刻意拖延

  • 很多人都知道,“太晚”会产生成本,但其实“太早”也会有成本,而且我们经常低估后者的危害

    即使事情正确,选择的时机也未必正确

  • 如果事情可以放一放再做,就尝试将其拖延到最后一分钟才开始

    最后一分钟指在不会对任务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可以等待的时间;

  • 为什么不尽早将其完成,而是等到最后一分钟?

    根本原因是事物永远在变化,行动过早的话很可能被后来的意外变动搞得手足无措,如果晚一点行动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风险

    “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我就不会轻易动手做任何事情,除非我找到非做不可的压倒性理由”

  • 过早的采取行动并不会创造更多的时间,它相当于你把明天的时间挪到今天,还增加额外的意外成本

  • 杞人忧天者的压力来自于自身对“自己不够优秀”的恐惧

  • 适合批量处理(集中处理)的任务(建议)

    • 电子邮件
    • 会议讨论
    • 文书工作
    • 购物活动
    • 电话
    • 支付账单
    • 感谢函

    批量处理的目的是减少工作之间转换的成本

@TODO 什么是成本?

@TODO 如何投资?https://sspai.com/post/63255#!

第八章 专注

  • 在某一时刻只专注于一件事
  • 永远不要欺骗自己,不要明明直到最应该做的是另一件事,却欺骗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才是优先项
  • 暂时忽略小事,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大事上

​ 至此,我们得到所谓的漏斗模型

  1. 忽略事情,拒绝不需要做的事情
  2. 自动化处理,将可以系统化的事情由工具自动化处理
  3. 委托处理,委托给他人处理
  4. 刻意拖延,对于变化可能性大且不紧急(指最后一分钟之前)的事情尝试拖延,避免变化带来的成本
  5. 专注,通过四层过滤得到需要处理的事情,按照优先级安排逐个处理
posted @ 2022-12-04 21:18  燕止于檐  阅读(2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