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自我经营

1、今日导读

  前面,我们讲了建立社交思想,给大家介绍社交场合用到的小技巧和能让交情由浅变深的方法,今天,我们来讲讲如何好好经营自己,建立自身品牌,从而自信地大步跨入社交时代。

2、有趣之人,更易成功

  好看的皮囊易寻,有趣的灵魂难觅。每一个有趣的人,总会给身边的人带去欢乐,而这一类人一般都有吸友特质,总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我们要做营销,消费者是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读一些索然无味的文案的,他们更愿意看到一些表达方式独特或者有趣的广告。就好像老板不只是雇用他们看得顺眼的人,更是雇用那些能够可以把公司变得越来越好的“有趣”的人。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做的是放大自己的视野,清楚自己独特的才能,知道这些才能又会给哪些人带去帮助和便利。 

  我们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就说明我们是有独特之处的。那如何才能成为独特、有趣的人呢? 

  首要的一点是要成为专家——具有独特的观点。有趣并不代表能言善辩。能言善辩是优势,除此之外我们要有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观点最好是独树一帜的。 

  乔布斯能够脱颖而出,并不是因为他能言善辩,而是因为他是个创造者,他的“咬了一口的苹果”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改观,带来了改变世界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你”和“大家因为你的独特之处而记住你”是不一样的,前者说明你是个名人,后者则代表尊重。我们要有自己的信仰,别人才会更好地信任你。 

  其二,你要成为一个可以创作内容的专家,内容是独特的,耳目一新的,专业的,而不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观点。 

  如何成为专家呢?书中有提到以下几条,作为小贴士: 

  一,走在前沿,使用新科技,分析最新的发展趋势及机会;一个人的远见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我们如果不向前就会后退。时常了解相关行业的前景,多接触走在行业前沿的人,能够帮助你成为行业内的明星。 

  二,多问一些看起来很蠢的问题;有些问题只是看起来很蠢。当问题抛出去,就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答案或者是解决方案。 

  三,认识自己和自己的才能;人的短板补起来会格外困难,但发挥自己的长处,我们就会得心应手,所以要花些精力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才能。 

  四,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知识无尽,认知会随学习的深入而深入,我们也会通过学习变得越来越优秀,这样才能吸引优秀的人。 

  五,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好的身体能让我们更好地去“闯荡江湖”。 

  六,做些从来没做过的事儿;新的东西能够促使我们跳出舒适区,思想也变得更为活跃。 

  七,别泄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项大工程都需要锲而不舍的坚持,遇到困难不泄气,下一步才能走出新天地。 

  八,找到一席之地;要找到自己适合的领地,并在这片领地上发挥所长,这样就有助于我们走向更高的层次。 

  九,使用新科技;无需成为一个科技控,只要去使用,让新科技服务于你,你的生活会因为新科技而变得更轻松。 

  十,跟着钱走;其实“钱”是我们努力的回报。在商界,如果你的想法没有人买单,就算主意再好,也是毫无价值的。 

  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吸引更多的人,为自己的成功加油。

3、打造个人品牌

  你,是独一无二的你。那么这个“独一无二”就是你的个人品牌。数据海洋不断扩张,却又千篇一律,我们被各种信息淹没,要保持个人竞争力,就必须要以个人形象为基准,以个人内涵为特点,建立自己的品牌。 

  一个好的个人品牌,在人际关系中有三个特色:说话可信,魅力独特,值得信赖;提供的信息充分可靠;在杂乱无章的世界里,他们给你和你的事业带来更多的朋友和机会。 

  品牌就是别人听到或者看到你的名字时会想起的东西。在创建你的个人品牌之前,你可以思考你希望别人听到或者看到你的名字时想起什么?你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你的能力和激情可以运用于哪个领域?你的答案就是你想要创建的个人品牌需要包含的信息。 

  品牌创建之后,我们下一步需要做的便是将品牌打包和推广出去。不管是哪一行,一个人的形象都很重要,那你的形象是什么?你想要用你的形象传达什么样的信息?问问你身边可信的朋友,让他们给你做参考,也可以选择个人网站对自己的品牌进行推广。 

  知名度的打响,靠的是品牌。你需要屏蔽与自我品牌无关的信息,吸引周围的注意力,利用博客等传媒给读者视觉冲击,分享出能引起共鸣的信息,并且去管理那些传播的信息,这些都是推广的策略。 

  同时,你也可以尝试去控制媒体并接近权威。媒体是一只大手,它管控的领域非常广泛。要控制媒体,首要的一步是接近媒体,利用新闻报道将品牌曝光,吸引媒体的注意力;第二步即可尝试利用媒体的力量,去关注“影响力人物”——能引燃品牌热度的人,将新产品带给他们,让他们去推广。 

  权威人士的话影响深远,你的个人品牌如果能够得到媒体和权威人士的认可和尊重,接下来的一切会变得轻松自如。 

  我们的个人品牌,就是我们的标签,一张好的标签就是我们成功的筹码。

4、成立一个有质量的组织

  志同道合者一旦相遇就会产生磁场,有时候只要有一个有质量的组织,就能将一群有共同爱好的小伙伴聚集在一起,发挥巨大的磁力。 

  回溯到1723年,那时候的富兰克林也不过是17岁,身无分文,也无权无势,但是彼时的他已经展现出不错的社交能力。在印刷厂工作的他,决定组织一群朋友成立周五“共读会”。 

  他最初的目的就是想提高学识,促进自我发展。他制定“共读会”俱乐部的章程,要求参与者共同讨论道德、政治、自然的问题,每三个月写一篇文章并当众宣读。当时的年轻人声望和成就都有限,不足以进入为商界精英服务的俱乐部,而富兰克林的这个俱乐部无疑是雪中送炭,还是有“质感”的炭——活动有号召力,有吸引力。 

  这样的一个俱乐部,让不少志同道合的人集结在一起。后来,这一群年轻人有不少还是当时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重要人物。 

  富兰克林的“共读会”就是一个极为成功的组织,这让我们看到了组织和团队的力量,让我们看到走向成功的另一条道路。 

  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形成一些组织,举办大家喜欢的活动,把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既能结识朋友,又能共享资源,大家结伴而行。 

  一个好的组织可以发展到很好的人际关系,对你今后的成功之路定有大帮助。

5、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语出孔子。中国两千多年前的社会里,就已经强调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学习,不能自视过高,如此才能共同进步。 

  我们不因对方位高权重而卑躬屈膝,同样不因自己是高管大咖而高姿态看人。我们要做的,是谦逊地学习。作者认为,傲慢是一种病,它会让你忘记真正的朋友。太傲慢的人会让人愤怒。我们在爬向成功的巅峰时,一定要保持谦逊之姿,帮助那些和你并肩作战的人,尊重那些爬在你前面的人。 

  很多的公司都会有正式的培训项目,不管是针对刚入职的新人还是身处要位的元老。企业给受训人员一个自由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他们能够自由发表意见,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为人处世和工作中学到新思想和经验。这是一种极好的管理方式,寻师求徒,双向互动,共同成长。 

  寻找他人的指导,并不代表我们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而是让自己在某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实践,将自己置身于学习网络之中,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之中,如此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那么“师”从何处寻?身边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不受等级,也不受职业和组织的局限。你是做项目管理的,就可以就某个你跟进的项目难题问问你同事的看法,或许他们的看法就可以打开你的思路,给你另一种“解题方案”,这些都是随时随地可以得到的“指导”。 

  “指导”无处不在,但我们需要注意区别好坏,并不是所有的“指导”都能够用得上的,我们也要有双“火眼金睛”,甄别出有用的“指导”。

6、知识要点

  我们需要经营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有独特思想的,可以创作内容的专家。 

  个人品牌是一个人的象征,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接近媒体,关注“影响力人物”,借助媒体和权威人士的力量去宣传和推广个人品牌。与此同时,成立有质量的组织,聚集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找“指导”,自然能够呼朋唤友。 

  其实有时候,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我们需要借助外来的力量去完成一些创意。自谦不是自卑,而是和更多人合作,想更有创意的想法,走不同寻常的路。 

  关键字:个人品牌  权威 媒体 组织 向他人学习

7、全书回顾

  本书总体来说是围绕“社交”这一关键词展开讲述我们在社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以遵循的社交技巧。 

  我们需要先从思想上接受社交,形成圈子意识;需要掌握一些社交的小技巧,学会分享,学会与别人闲聊;通过帮助别人,互利互惠等方法也可以让你和别人的交情由浅至深;除此以外,学会经营自己,建立个人品牌,成立一个有质量的组织,多向别人请教问题等等都可以让你的社交之路更加顺畅。  

  书中提到的技巧很实在的,不浮夸,脚踏实地去实施,你一定会有所收获。不仅如此,作者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名人案例,这些社交高手都有教我们如何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焦点,给我们介绍更多的朋友。 

  纸上谈兵,说得再天花乱坠,神乎其神,如果不付诸行动,一切都只是枉然,只有真正实施,把别人的经验运用到实际的交往中,这本书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当然,尽信书不若无书,所有的立论和技巧都是需要因时而动,因地制宜的,这样才能够发掘出更多的社交技巧,在人脉网中运筹帷幄,指点江山。

posted @ 2020-01-07 00:27  严律于己  阅读(15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