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R与Python的for循环机制

在做数据分段截取的时候,发现R语言for循环的表现和其他语言不太一样。

上代码:

for( i in 1:4) {
     i = i + 1
     print(i)
}
结果:
[1] 2
[1] 3
[1] 4
[1] 5

即作为循环计次的i, 并不会因为在循环体中的赋值变化而变化。

在Python中查看也是一样的结果. 

猜测是动态语言在生成for循环的时候, 会提前生成循环列表的下标列表, 避免在循环中对下标做操作后,导致循环结果不稳定.

这样的机制还避免了每次循环会重新计算长度表达式的问题.

如 for x in len(str)。 在Java中,每一次循环都会执行一次len(str), 存在很大的性能开销.

因此Java中,习惯的写法是: length = len(str); for x in length {}

而在Python或R中则不会存在这种问题, 不管str如何变更,len(str)都只会执行一次. for x in len(str)的写法并不会出现性能问题.

 

$todo: 看<Advanced R>中是否有相关的解释。

posted @ 2018-07-30 18:02  oDoraemon  阅读(149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