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是将一类对象的功能操作进行抽象,一般来说,这些对象有相同的方法,所以这类对象有着类似的操作,我们通过抽象,就可以定义出一个命令对象,通过 这样的方式,用户程序在使用的时候,只与该命令对象打交道,而不用与一类对象打交道,降低了耦合性,提高了程序设计的灵活性。

命令模式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命令模式结构图
Command:
        定义命令的接口,声明执行的方法。
ConcreteCommand:
        命令接口实现对象,是“虚”的实现;通常会持有接收者,并调用接收者的功能来完成命令要执行的操作。
Receiver:
        接收者,真正执行命令的对象。任何类都可能成为一个接收者,只要它能够实现命令要求实现的相应功能。
Invoker:
        要求命令对象执行请求,通常会持有命令对象,可以持有很多的命令对象。这个是客户端真正触发命令并要求命令执行相应操作的地方,也就是说相当于使用命令对象的入口。
Client:
        创建具体的命令对象,并且设置命令对象的接收者。注意这个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客户端,而是在组装命令对象和接收者,或许,把这个Client称为装配者会更好理解,因为真正使用命令的客户端是从Invoker来触发执行。

代码:

    public interface ICommand
    {
        void execute();
    }
    public class ConcreteCommand : ICommand
    {
        private Receiver receiver = null;

        public ConcreteCommand(Receiver r)
        {
            this.receiver = r;
        }

        public void execute()
        {
            this.receiver.aciton();
        }
    }
    public class Receiver
    {
        public void aciton()
        {
            Console.Write("执行!!!");
        }
    }

    public class Invoker
    {
        private ICommand iCommand;

        public void setCommand(ICommand iCommand)
        {
            this.iCommand = iCommand;
        }
        public void action()
        {
            this.iCommand.execute();
        }
    }

调用:

            Invoker invoker = new Invoker();
            Receiver receiver = new Receiver();
            ICommand command = new ConcreteCommand(receiver);
            invoker.setCommand(command);
            invoker.action();

 

posted @ 2013-11-04 16:01  nygfcn  阅读(16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