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与编译语言及解释语言的关系

转自JAVA结合了编译和解释执行的优点


        编译型语言是一次性编译成机器码,脱离开发环境独立运行,所以运行效率较高,但是由于编译成的是特定平台上机器码,所以可移植性差

编译型语言的典型代表有CC++FORTRANPascal等。

        解释型语言是专门的解释器对源程序逐行解释成特定平台的机器码并执行的语言。解释型语言通常不会进行整体性的编译和链接处理,解释语言相当于把编译型语言的编译和解释过程混合到了一起同时完成。
        于是,每次执行解释型语言的程序都要进行一次编译,因此解释型语言的程序运行效率通畅较低,而且不能脱离解释器独立运行。但解释型语言跨平台容易,只需要提供特定的平台解释器即可。解释型语言可以方便的进行程序的移植,但是以牺牲程序的执行效率为代价的。
        解释型语言的典型代表有RubyPython等。

        VB是一种半编译型语言,它首先被编译为P-代码。并将解释引擎封装在可执行程序内,当运行程序的时候,P-代码会被解析成真正的二进制代码。表面上看起来,VB可以编译生成可执行的EXE文件,而且也脱离开发环境,在特定平台上运行,非常类似编译型语言,但是在这个EXE中既有程序的启动代码又有链接解释程序的代码,而这部分代码负责启动VB解释程序,再对VB代码进行解释并执行。

        Java语言是一种特殊的高级语言,它既具有解释型语言的特征,又有编译型语言的特征,因为Java程序要经过先编译,后执行的过程。
        Java语言的特殊性在于Java编写的程序先要经过编译,但不会生成特定平台的机器码,而是生成一种平台无关的字节码,即.class文件。这种字节码并不是可执行的,必须通过Java编译器来编译执行。因此可以认为Java即是编译型语言也是解释型语言。
        Java语言里解释执行字节码文件的是Java虚拟机JVMJVM是可执行Java字节码文件的虚拟计算机。所有平台上的JVM想编译器提供相同相同的编程接口,而编译器只需要面向虚拟机,生成虚拟机能理解的代码,由虚拟机来解释执行。在一些虚拟机的实现中,还会将虚拟机代码转换成特定系统的机器码执行,从而提高执行效率。
        在使用Java编译器编译Java程序的时候,生成的都是平台无关的字节码,这些字节码是不具备任何具体平台,它只面向JVM,不同平台上的JVM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提供了相同的接口,所以就成为了Java能够跨平台运行关键的转换器。
        JVM的包含:指令集、寄存器、类文件的格式、栈、垃圾回收堆、存储区 

posted @ 2014-05-27 22:30  Noble_  阅读(41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